管道焊后热处理工艺
1目的
保证热处理效果符合规范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压力管道现场组焊焊后热处理的工作。
3术语
4职责
4.1热处理工程师确定热处理条件和要求,负责热处理工艺试验,编制热处理方案和热处理工艺卡,签发热处理报告,并对热处理的全过程负责。
4.2热处理人员按热处理工艺卡的要求进行热处理,协助检查硬度并做好记录。
4.3质检工程师应对热处理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5工作程序
5.1管道焊后热处理工艺流程图(附后)
5.2确定热处理条件和要求
热处理工程师根据图纸资料、设计要求和委托单,确定热处理条件和要求。
5.3热处理工艺试验
对于使用新的热处理工艺,新的热处理元件或有特殊要求的热处理等,热处理工程师在制定热处理工艺时,应进行必要的工艺试验,为编制热处理方案和热处理工艺卡提供依据。
5.4热处理方案
热处理工程师根据《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施工及验收规范》第6.4条款及图样上的热处理要求、热处理工艺试验并结合实际情况编制热处理方案,质保工程师审批后生效。
5.5热处理工艺卡
热处理技术人员编制热处理工艺卡,热处理工程师审核。
5.6热处理
5.6.1焊后热处理应在外观检查和规定的无损检测合格后进行,对容易产生焊接延迟裂纹的钢材,焊后应及时进行焊后热处理(如不能及时进行焊后热处理,应在焊后立即均匀加热至~℃,并进行保温缓冷)。
5.6.2热处理人员必须按热处理方案和热处理工艺卡的规定,进行热处理工作。
5.6.3焊后热处理的加热范围,应以焊缝中心为基准,每侧不应小于焊缝宽度的3倍,加热部分以外应进行保温。
5.6.4热处理的测温必须准确可靠,应采用自动温度记录仪。所有仪表、热电偶及其附件,应根据计量的要求进行标定或校验。
5.6.5进行热处理时,测温点应对称布置在焊缝中心两侧,且不得少于两点,水平管道的测点应上下对称布置。
5.6.6热处理工程师和质检工程师检查确认升/降温速度、温度、保温时间。
5.6.7热处理后进行返修或硬度检查超过规定要求的焊缝应重新进行热处理。
5.7热处理报告
5.7.1热处理工作结束后,热处理人员应协同检查硬度值,并作好检查记录,同时在热处理焊口附近作好标记。
5.7.2热处理工程师应及时填写焊后热处理报告。
6相关文件
6.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施工及验收规范》GB
6.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6.3《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JB/T
7记录
7.1热处理委托单
7.2热处理工艺卡
7.3热处理报告
编号:
热处理委托单
序号
设备号/管线号/试件号
焊接
方法
根层:
其它层:
母
材
材质:
规格:
热
处
理
要
求
升温速度:
保温温度:
保温时间:
降温速度:
保温层厚度:
其他要求:
热处理曲线
测温点要求(图)
委托人:年月日
热处理工艺卡编号:
项目名称:
管线号:
焊缝编号:
升温速度
升温时间
材料名称
保温要求
材料规格
保温时间
加热方法
降温速度
加热设备
降温时间
测温方法
硬度要求
测温计型号
其他要求
保温材料
加热宽度
保温厚度
保温层外表温度
热处理曲线示意图
编制人:热处理工程师:年月日
编号:
热处理报告
工程名称:
单元名称:
工程类别:
报告编号
热处理设备
热处理方法
热处理日期
规格
材质
升温速度
(℃/h)
恒温
降温速度
(℃/h)
冷却方式
记录曲线图编号
硬度检验报告编号
时间(h)
温度(℃)
要求
实际
热处理位置(管线号、焊缝编号):
热处理结果:
备注:
热处理责任工程师:质检员:操作人:年月日
欢迎加入化工设备圈
长按图片中的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