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毒蘑菇中毒与预防

文章来源:经管道分发的气体意外中毒   发布时间:2018-9-13 16:29:55   点击数:
 预防发生食用野菇中毒事件,请“勿采、勿买、勿卖、勿食”野菇。

毒蘑菇又称毒蕈,常见的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余种,外观与可食用蘑菇非常相似,不易区别。夏季天气炎热,雨水充沛,气温适宜,野生蘑菇大量生长,也是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的高发期。

不同的毒蕈引起的中毒症状不同,一般为流泪、流涎、盗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脉弱、瞳孔缩小、眩晕、烦燥、淡漠、幻觉、谵妄、抽搐、呼吸抑制、休克、昏迷等,按中毒表现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引起胃肠炎型中毒的蘑菇多见于红菇属、乳菇属、粉褶蕈属、黑伞蕈属、白蘑属和牛肝蕈属中的一些毒蕈,其中以红菇属国内报道最多。潜伏期一般为0.5~6小时。胃肠炎型中毒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有的呈绞痛,剧烈腹泻,水样便,每日多达10多次,一般不发热,无里急后重和脓血便等特点。

2、神经精神型中毒的蘑菇种类较多,约有30种,所含毒性成分多种多样,多为混合并存。中毒表现最为复杂多变,潜伏期一般为0.5~4小时。以精神兴奋、精神抑制、精神错乱、矮小幻觉或以上表现交互出现为特点。

3、溶血型中毒的蘑菇多为鹿花蕈、褐鹿花蕈、赭鹿花蕈等。潜伏期6~12小时,最长可达2天,初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发病3~4天后出现溶血性黄疸、肝脾肿大、肝区疼痛,少数病人出现血红蛋白尿。严重者出现心率不齐、谵妄、抽搐、昏迷等。

4、脏器损害型中毒的蘑菇主要为毒伞属、褐鳞小伞蕈及秋生盔孢伞蕈。潜伏期一般为10~24小时,最短为7~8小时。中毒表现先出现胃肠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脐周痛、水样便腹泻等胃肠症状。严重病人病情迅速恶化,出现休克昏迷、呼吸衰竭等,在短时间内死亡。

5、日光性皮炎型中毒的蘑菇是胶陀螺(猪嘴蘑),潜伏期一般为24小时左右,开始多为颜面肌肉震颤,继而手指和脚趾疼痛,上肢和面部可出现皮疹。暴露于日光部位的皮肤,可出现肿胀,指甲部剧痛、指甲根部出血,病人的嘴唇肿胀外翻。少有胃肠炎症状。

毒蘑菇中毒如何自救?

1

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俱压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2

立即就医:医院救治,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预防

  预防毒蘑菇中毒的关键是不采、不买、不卖、不吃野生蘑菇,千万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鉴别方法。餐馆、食堂、旅游景区饭店、农家乐等各类餐饮单位要加强自我管理,严格把好原料进货关,并做好原料进货登记台账;严禁采摘、采购野生蘑菇,严禁使用野生蘑菇作为食品原料加工制售餐饮食品,确保不发生中毒事件。

野菇味虽美,食用需谨慎!

赞赏

长按







































CCTV品牌影响力北京中科
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kev5.com/jbyl/7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