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粮食和饲料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毒素,在动物食用后毒素可导致急性和慢性的中毒,常可引起动物器官功能性的改变和损伤,导致器官功能不全或改变。严重的导致动物的暴毙以及免疫抑制。近年来因为颗粒饲料的使用,使养殖者不能像过去使用自配料时可以自由管控部分原料的的质量而在临床上大面积发生。要知道,在大面积使用颗粒饲料以前,肉鸡养殖中很少有“过料”以及“腺胃炎”这两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同时因为霉菌毒素的存在而使疾病在临床经过期的表现更复杂,治疗难度更大。
自消化道的摄入是霉菌毒素最主要的感染途径,当然还有遗传,不过鸡蛋中的毒素含量相比机体含量小的很多,因此通过种蛋遗传而导致的雏鸡的腺胃炎和肌胃的龟裂不是主要的感染途径(遗传的毒素问题多见于7日龄以前雏鸡)在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加工中的高温并不能破坏毒素的毒力,而平常养殖者随后添加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多效果不佳,更何况因为饲料的制粒而不能充分接触。霉菌毒素在不同日龄的鸡群常表现不同的症状,总体来说母鸡的耐受力超过公鸡,这一点是在长期的观察中得出的结论,因为死亡的鸡公鸡的比例较大。在雏鸡20日龄之前因为采食量不大常发生零星死亡,死鸡个别会发生腺胃粘膜斑状出血,出血面陈旧。出血灶常透过粘膜肌层直达浆膜面。在浆膜表面见到明显出血斑而被误认为新城疫。在大群有腺胃炎和坏死性肠炎的表现,过料和腹泻等表现。常可以引起性腺的水泡化,病鸡的睾丸或卵巢变成大的水囊。在30日龄以后肉鸡,因为采食量的增大其摄入毒素的量超过了肝脏的解毒功能而引起暴毙,常表现肝肾肿胀,翻身暴毙,黄色糊状粪便等病变。常与流感相混淆。但是霉菌毒素中毒引起的死亡病例腺胃乳头及心冠脂肪并不表现出血,这可以作为一种鉴别诊断的依据。值得注意的是在霉菌毒素中毒的时候常因为免疫力的下降而继发新城疫和流感,使病情进一步严重和复杂化。蛋鸡的霉菌毒素多为慢性经过,引起产蛋量上不去高峰和不明原因的顽固性腹泻以及更严重的肝癌,在猪的霉菌毒素中毒中可引起外阴红肿和假发情。
在霉菌毒素的中毒中间最多的应该说是T-2毒素中毒和黄曲霉毒素中毒,前者在饲料中可以引起大动物的拒食和禽类的口腔黏膜以及腺胃和肠道的溃疡。在维生素A缺乏时表现更明显。黄曲霉毒素是毒素极强的致癌物质,有报道说人类的肝癌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这种毒素,在花生霉变时含量较大,注意坏掉的花生大家不要吃哈,口味很苦滴。呵呵。在禽类的中毒中毒素的摄入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层,使胃内强酸直接接触胃部肌层,导致溃疡和发炎,同时胃壁细胞大量分泌稀盐酸,导致腺胃炎发生,因为主细胞消化酶类分泌减少而消化不良吸收下降,形成严重的营养不良症。在消化道被吸收的毒素主要在肝脏进行解毒,肝脏的含毒量是全身别的器官的多倍,常造成肝脏的肿胀,颜色发紫发黑以及点状,斑状。或者刷状出血,个别毒素可阻止肝脏将合成的甘油三酯转运至脂肪层而导致脂肪肝,肝细胞空泡化,在蓄积的中毒中常因为肝脏的细胞肿胀压迫肝门静脉而引起静脉的扭曲和闭合从而形成腹水。大量的毒素作用于肾脏可以造肿胀以及斑状出血。当脂肪肝的时候肾脏颜色也呈现脂肪色。有的毒素可引起花斑肾和尿酸盐沉积,因为代谢失调而发生痛风病。因为肾小管的功能变化引起拉稀排出多量的钾和钠。毒素可以引起骨髓的脂肪化造成造血功能的障碍而导致贫血,病鸡可视粘膜苍白,鸡冠发育缓慢,鸡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因为胸腺和法氏囊的萎缩而有严重的免疫抑制,导致病毒细菌和原虫等多种疾病高发。霉菌毒素中毒对机体器官组织的损伤是广泛和表现复杂的,在这里很难叙述完整,因此只讲主要和易于辨别的几个部位了,借用某位网友的话说就是:此处省去N个字。哈哈哈
在机体各器官中肝脏的再生功能是最强的,同时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蛋白和脂肪的合成场所,重要的分泌腺体和解毒器官,在毒素停止摄入的情况下理论上96小时机体毒素排完是没问题的。需要说明的是毒素排完不等于已经造成的损伤中止。肾脏是重要的代谢器官,他的功能储备是最强大的,应该说有四分之一的功能都可以保持生命的代谢了。因此只要肝脏功能恢复了肾脏基本是没有问题的。现实的困境是在于霉菌毒素污染高发时即使更换有时候依然找不到理想的饲料,而脱霉剂的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因此在养殖中间千万不要贪图便宜而去使用质量不稳定的小厂饲料。在出现因为霉菌毒素导致的腺胃炎,肠炎。肝炎。或者贫血时要果断更换成优质的饲料,停止毒素的摄入,同时补充葡萄糖和VC来帮助肝脏解毒,使用VE来对抗毒素对肝脏的毒害作用。纠正因为肾功能不全引起的酸碱或者钙磷失衡。注意预防因为免疫力下降可能继发的一系列疾病,但是要注意不要使用肝肾毒性较大的药物,以免进一步对肝肾造成损伤。
梅源清
1、β-葡聚多糖与枯草芽孢菌偶联物:对饲料中的霉菌及其毒素有极强的吸附作用。
2、枯草芽孢杆菌:瞬间定植,固定β-葡聚多糖。
3、抗毒素抗体:中和部分霉菌所产生毒素。
4、益生菌:改善肠道菌群生态平衡,修复毒素破坏的肠道,提高鸡群健康水平和健康状态。
5、转移因子、MHC-II类分子:解除霉菌及其毒素引起的免疫抑制。
1、本品为可溶于水的生物脱霉剂,无任何毒副作用,利用β-葡聚多糖吸附霉菌,用量小、吸附面积大,对营养零吸附,不占有饲料体积,彻底解决颗粒饲料拌料不便的使用瓶颈。
2、本品将β-葡聚多糖与枯草芽孢杆菌偶联,通过益生菌在体内的粘附作用,吸附从食管到泄殖腔所有阶段的霉菌。
3、本品添加体外制备的抗毒素抗体,能吸附多种霉菌毒素,吸附不可逆,吸附后不会再释放,能彻底清除毒素在消化道中的作用。
4、由于枯草芽孢杆菌属于肠道中的过路菌,因此,吸附霉菌后在肠道停留时间短,快速排出体外。
5、通过益生菌的代谢产物能快速修复被霉菌毒素破坏的肠粘膜,缓解拉稀等情况的发生。
6、本品中添加免疫增强剂,能缓解霉菌毒素对机体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对解除免疫抑制起到重要作用。
每袋本品拌料1吨或兑水2吨,污染严重季节首次使用加一倍量配合葡萄糖使用,一周后恢复正常添加量。春夏季梅源清配合乳丁宝使用防治腺(肌)胃炎效果最佳,秋冬季配合肽乐健使用效果最佳。
种禽、蛋禽、肉禽、水禽、特禽、鹌鹑、鸽子
1、添加时可采用分级放大混合均匀。
2.、肠道功能不佳时,可酌情加大添加比例。
3、使用本品期间,常规免疫程序和卫生防疫工作照常进行。
密封,干燥、通风处保存。
特别提醒:好玉米才用脱霉剂,差玉米用了也是浪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