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
河鲀虽然美味,但却含有剧毒。
古谚“拼死吃河豚”,
可见河豚很有吸引力。
年底,
我国已经执行26年的河豚禁令也开了口子,
确定了第一批养殖河鲀鱼源基地。
最近受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的委托,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组织专家对我省的
森海食品有限公司养殖河鲀加工企业
进行现场核实。
虽然河豚禁令开了口子,
但是吃河豚还是要小心呀~
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河豚相关知识!
河豚鱼含有的河豚毒素奇毒无比,常令误食者瞬间死亡。每年5-6月是河豚鱼繁殖时期,毒性最大,也是河豚中毒事件的高发季节,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请大家勿食用野生河豚鱼。
河豚究竟是什么生物?
河豚鱼又称河鲀,属于硬骨鱼纲,鲈形总目,鲀形目,种类繁多,我国沿海均有分布。河豚鱼体形长、圆,头比较方、扁,有的有美丽的斑纹;有些则没有斑纹,而是一片黑色的鱼。
我省各地海岸和江河入海口常见种类
01
铅点东方鲀
腹面白色,体侧中下方黄色;头及体背侧面黄褐色,散布大小不一的淡绿色圆斑;圆斑边缘黄褐色,形成网纹;在眼间隔、项部、胸鳍后上方的背部、背鳍前方和基部以及尾柄上具6条黑褐色宽横纹。
02
虫纹东方鲀
体灰褐色,背侧具许多圆形和大小不一的淡蓝色及白色斑点,有些白斑呈条状或虫纹状,分布不规则;胸鳍后上方体侧处有1褐色斑块;背侧隐具1褐色横带,连接左右两斑块;下侧面黄色,腹面白包;除臀鳍和尾鳍下缘白色外,各鳍均黄色。
03
双斑东方鲀
头及体背、腹面均被小刺,背刺区与腹刺区分离;头体背侧面淡绿色,腹侧白色,侧下方黄色;具蓝褐色弧形横纹10余条,最后2条与背缘平行,延向尾基。横纹间具淡绿色条纹;胸鳍后上方的体侧具1黑色大斑,周围淡绿色;背鳍基底具1大黑斑,中央及边缘淡绿色;胸鳍基底外侧和内侧各具1小黑斑;各鳍黄色。
04
深水叉鼻鲀
体色暗青黑色,白点布满全身,但鳍上白点很少。
05
月腹刺鲀
头、体背侧青褐色,侧下方黄色,腹面白色;胸鳍基底和眼上缘均暗褐色;背鳍灰黄色,基部深黑色;尾鳍黄灰褐色,上叶尖端不呈白色,下叶沿边缘处具长条形白色区域。
06
横纹东方鲀
头体背侧淡黄褐色,腹侧白色,头部及体背面、腹面均被小刺,背刺区和腹刺区在胸鳍前后相接,头体背侧有不规则淡黄小斑,背面及侧面具10对以上的黄褐色横带。
07
水纹扁背鲀
头体背面、侧面淡褐色,腹面白色,体背有许多圆形小黑斑;头部有黑褐色网纹,头下侧面有多条浅白色斜纹;胸鳍基底上下各具一白色纵纹,向前绕过鳃孔相互连结,向后平行地伸向尾柄,此纵纹在成鱼常呈断裂状,沿纵纹上下各具一较宽的黑褐色纵带纹。
08
圆斑扁尾鲀
体长圆筒形,稍侧扁,体前部稍粗圆,向后渐细,尾柄长圆锥状。眼眶间隔小于吻长。鼻孔小,每侧2个,鼻瓣呈卵圆形突起。体腹侧下缘有一纵行皮褶。体背棘区呈长条形,范围大而达背鳍基。鳃孔内侧黑色。背鳍近似镰刀形,位于体后部,具软条11―13;臀鳍与其同形,具软条11―12;无腹鳍;胸鳍宽短,上方鳍条较长,呈倒梯形,后缘截形;尾鳍宽大,上下叶缘尖突,呈弯月形。体背部为青褐色,自头部延伸至尾柄上方布满深褐色小黑点;眼上缘黑色;体侧自口部延伸至尾柄有一银白色带;腹面乳白色。背鳍、臀鳍及胸鳍白色至淡黄色;尾鳍黄色,上下叶缘白色。
09
星斑叉鼻鲀
体长椭圆形,头部粗圆,尾柄侧扁。体侧下缘无纵行皮褶。口小,端位;上下颌各有2个喙状大牙板。吻短,圆钝。眼中大,侧上位。无鼻孔,两侧各具一个叉状鼻突起。除吻端、鳃孔周围与尾柄外,全身布满小棘。背鳍圆形至稍微尖形,位於体后部,具软条10-11;臀鳍与其同形,具软条10-11;无腹鳍;胸鳍宽短,后缘呈圆弧形;尾鳍宽大,呈圆弧形。背部浅褐色或灰褐色,腹部色淡;头部、背部与体侧具密布黑色小点;背、臀及尾鳍亦具黑点,鳍基黑点大於鳍上黑点;胸鳍基上下方各有一黑斑。幼鱼体褐色;体具小黑点,体侧具许多平行之黑斜纹,愈往腹部斜纹愈宽。
10
棕斑腹刺鲀
头、体背侧灰绿。体侧及腹面白色,侧下方黄色;背面在眼后、前背部、背鳍基底下方及尾柄背侧常具云纹状暗色横带;有时背侧面深褐色,无斑纹;胸鳍浅黄色,背鳍灰黄色,臀鳍白色;尾鳍浅黄灰色。
11
暗鳍腹刺鲀
体背侧面黑褐色,无斑纹,腹面淡色。背鳍深灰色微黄;臀鳍灰黄色;胸鳍暗黄绿色。尾鳍暗褐色,上、下叶端部具一三角形白色区域。
12
红鳍东方鲀
头部及体背面、腹面均被小刺,背刺区和腹刺区分离。背面和上侧面青黑色,腹面白色,臀鳍白色,各鳍黑色。在胸鳍后上方体侧有1白边黑色大斑,斑的前方、下方及后方有小黑斑。
13
暗纹东方鲀
头部及体背、腹面均有小刺;背鳍略呈镰刀形;体棕褐色,体侧下方黄色,腹面白色;背侧面具不明显暗褐色横纹4-6条,横纹之间具白色狭纹3-5条;胸鳍后上方体侧处具1圆形黑色大斑,边线白色;背鳍基部具1白边黑色大班;背鳍、胸鳍、臀鳍黄棕色,尾鳍后端灰褐色。
14
假睛东方鲀
头部及体背、腹面均有强小刺,背刺区与腹刺区分离;体青黑色,腹面白色。胸鳍后上方具1圆形大黑斑,边缘白色。背鳍基部亦具1黑色大斑,白色边缘有时不明显。臀鳍黑色或灰褐色,前缘及端部暗灰色。背鳍及胸鳍灰褐色。尾鳍黑色。
15
黄鳍东方鲀
头部及体背、腹面均有强小刺,背刺区与腹刺区分离;头、体背侧蓝黑色,背侧面具3-4条弧形蓝黑色宽纹;宽纹之间具细狭白色条纹,在胸鳍后方相连并向后分叉。背鳍基底具1椭圆形蓝黑色大斑,边缘白色。胸鳍基底内、外侧各具1蓝黑色大斑。腹侧白色。
16
菊黄东方鲀
体背面与腹面均被小刺,刺区分离,背刺区未至背鳍;背面菊黄褐色,腹面白色,体侧下线有1橙黄色宽阔纵带。胸鳍附近体侧有1黑斑,大部为胸鳍所盖,外围菊花状白缘,此黑斑在大个体变为狭长斑或散斑,胸鳍基底内外侧常各具1小黑斑。
17
黑鳃兔头鲀
体和头的背侧灰褐色,侧上方黄褐色,腹面白色,体侧下方自口角至尾鳍基为金黄色;胸鳍及臀鳍黄色;背鳍及尾鳍黄色,末端灰褐色;背鳍基底常有1黑斑;尾鳍后部暗褐色,边缘白色;鳃膜黑色。
18
密点东方鲀
头、体背侧青黑色,密具蓝黑色小点;腹部白色;胸鳍上半部灰黑色,下半部黄色;臀鳍黄色;背鳍灰黑色;尾鳍蓝黑色。
19
星点东方鲀
体草绿、褐绿或蛋青鱼,腹面白色。体色斑点不随个体增长而变异。背侧具许多乳白色小斑点;胸鳍后上方体侧处具1扁平形大黑斑,与背面黑褐色横纹相连;背鳍基底及尾部具1黑斑。体侧皮褶区黄色。各鳍淡黄色,尾鳍后端附近杏黄色。
20
豹纹东方鲀
体草绿色,背侧自吻部至尾鳍基部、侧面自眼下至尾基均有许多黑褐色斑点,斑径比瞳孔小。腹面白色。尾鳍后端橘红色。
21
紫色东方鲀
体棕紫色,腹面白色。体色随鱼体生长而变化;胸鳍后上方体侧处具1圆形大黑斑,周围淡白色;背鳍基底两侧有1圆形大黑斑;胸鳍和尾鳍灰褐色,幼小个体也有小黑点散布;背鳍和臀鳍灰黄色。
22
斑点东方鲀
体背部棕色,体侧黄棕色,均具大小不一的白斑,愈近体侧中央,白斑愈大;腹部白色,胸鳍后上方与背鳍基各具1黑斑;头部背面有2条深色细横纹;胸鳍后上方之黑斑与背部另一较粗横纹相连;尾鳍末端黄棕色,各鳍浅黄色。
23
弓斑东方鲀
头、体背侧面灰褐色,微绿,腹面白色。体侧在胸鳍后上方有1横过背部的黑绿色鞍状斑,鞍斑边缘围以橙色边;背鳍基部具1橙色边缘的圆形大黑班。各鳍黄色。
河豚毒素
注意
野生河豚鱼的有毒成分--河豚毒素,它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神经毒素,人食入豚毒0.5mg-3mg就能致死。河豚的肝、脾、肾、卵巢、睾丸、眼球、皮肤及血液均有毒。以卵、卵巢和肝脏最毒,肾、血液、眼睛和皮肤次之。毒素耐热,℃8小时都不被破坏,℃1小时才能破坏,盐腌、日晒、一般加热烧煮等方法亦均不能破坏毒素。
中毒症状
河豚鱼中毒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潜伏期很短,短至10-30分钟,长至3-6小时发病。发病起初手指、口唇、舌尖发麻,有刺痛感,继而发展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四肢麻木无力、身体摇摆、走路困难,严重者全身麻痹瘫痪、有语言障碍、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中毒严重者最后多死于呼吸衰竭。如果抢救不及时,中毒后最快10分钟内死亡,最迟4-6小时死亡。目前对河鲀毒素尚无有效的解毒药物。
中毒应急处理
1
催吐,把吃进肚子里的河鲀尽可能吐干净。
2
医院,反复、彻底洗胃,减少毒素进一步吸收。
3
实施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4
应用吸附剂减少毒物,输液、利尿促进毒素的排泄。
5
拮抗毒素药物。
6
使用足量的神经营养剂,并给糖皮质激素以及呼吸兴奋剂,提高组织对毒素的耐受性。
重
要
提
醒
消费者必须选择有资质的餐饮企业,或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加工好的河豚产品。
年,原农业部和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通知》指出,先行有条件地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两个品种产品的加工经营。养殖的河鲀应当经具备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后方可销售,加工企业的河鲀应来源于经农业部备案的河鲀鱼源基地,对加工人员、安全加工技术等方面均有相应规定,并要求河豚加工产品包装上附带可追溯的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寻常性白癜风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