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创:股坛少校/淘股吧
基建投资新方向建议
在政策大力推动下,作为稳增长、惠民生新兴领域的地下综合管廊正呈星火燎原之势,未来3~5年年均投资规模有望达到数千亿元。这里少校就系统梳理了地下综合管廊的现状、政策、市场空间及相关产业投资机会供大家投资作参考~!
理由
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阶段。较传统管线铺设方式,地下综合管廊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基本建设完成地下综合管廊,而国内仅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沈阳等少数几个城市拥有零星地下管廊项目。究其背后原因,并不存在技术问题,而是由于地方政绩观、传统多头管理模式、标准和法规滞后等。随着城市的升级、观念的转变、政策的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将是必然趋势。
地下综合管廊:造福社会的“里子工程”
地下综合管廊是什么?
地下综合管廊,又叫综合管沟或共同沟,是通过将电力、通信、给水、供热、制冷、中水、燃气、垃圾真空管等两种以上的管线集中设臵到道路以下的同一地下空间而形成的一种现代化、科学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根据国内外工程实践,各种城市工程管线均可以敷设在综合管廊内,通过安全措施可以保证这些管线在综合管廊内安全运行。由于管线自身特点以及相应的建设成本的影响,目前已建成的综合管廊中,大都包括电力、通信、给水、供热和中水管道,较少包括燃气(必须单独建立舱室并添加专门的配套设施)、污水、雨水管道(若为重力管道,需有一定的坡度,并且添加专门的配套设施)。管廊一般需要建设附属设施系统,包括消防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照明系统、监控管理系统、排水系统、标识系统等。
地下综合管廊中入廊管线的特点
地下综合管廊分为干线管廊、支线管廊、缆线管廊、混合式管廊四种。干线管廊容纳市政管线主干网,不连接用户。支线管廊是连接干线与用户的重要纽带。缆线管廊为仅收容电力、电信缆线的小型管廊,采用浅埋沟道方式建设。混合式管廊则为上述一种或几种管廊的混合。
地下综合管廊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缆线管廊
不同类型地下综合管廊示意图
地下管廊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虽然各管线单位是地下管廊的直接使用者,但地下管廊建设的最大受益者是社会公众,具有很强的外部性,需要政府部门牵头发起项目。
其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各方主要包括:
1、政府部门,其负责管廊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
2、管线单位,属于综合管廊的使用者,承担具体某条管线的建设,支付空间使用费和管线维护费;
3、社会公众,是地下管廊的主要受益者,其带来城市环境的改善、减少反复开挖的影响、降低灾害损失等。
与传统管线铺设方式相比,地下综合管廊优势明显
传统管线铺设方式隐性成本高昂。在我国,市政公用事业分属不同的单位建设和管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供电、给排水、天然气、通讯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各管线单位往往采用挖路直埋的方法建造管线设施,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线已呈“蜘蛛网”之势。由于缺乏统一管理,造成频繁开挖,严重影响城市美观和交通安全。部分地下管线因施工不当、年久失修存在很大的隐患(例如~年,全国因地下管线事故而产生死伤的事故共27起,死亡人数达人)。此外,因无法监测,漏水漏气问题严重,每年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
传统直埋方式建造管线:
地下综合管廊中各种管线排列整齐:
地下综合管廊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地下综合管廊可以节省城市用地、延长管线使用寿命、改善城市环境、降低管线维护成本,实现统一信息系统和智慧管理,增强城市防灾抗灾能力。综合考虑直接效益与外部效益,公共管廊与传统直埋法相比,有利于实现全社会效益最大化。
?节省城市用地:地下综合管廊将各种管线纳入其中,布臵紧凑合理,减少了地下管线对道路以下及两侧的占用面积。以横琴地下管廊项目为例,共节省土地40多万平方米,直接经济效益约80亿元。
?延长管线使用寿命:传统管道平均25年左右更换一次,而地下综合管廊的廊体设计使用年限可达年,管廊内的管线50年更换一次。
?改善城市环境:地下综合管廊消除了通信、电力等系统在城市上空布下的“蜘蛛网”及地面上竖立的电线杆、高压塔等,消除了架空线与绿化的矛盾,减少了路面、人行道上各种管线的检查井及“马路拉链”,改善了城市环境。
?降低管线维护成本:以往地下管线在补充、更新或者扩容时,往往会开挖城市道路,既浪费,又破坏了道路的园林绿化,还给百姓出行带来了不便。而建成综合管廊后,只需在廊内接入、调整即可,不影响路面,可以节约养护、修缮等费用。
?降低监测和检修成本:传统直埋式由于没有监测,会产生漏气漏水损失,当发现管线问题时,又可能要挖地修复,成本高;而地下管廊设有中央监控中心和自动感应系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管廊每隔2公里左右有一个检修维护的入口。
?实现统一信息系统,智慧管理: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地下管线涉及11个管理部门,城市管理上条块分割,规划与管理条块分割,建设与管理上条块分割,在总体上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分工、统一管理。地下管廊的建设,可以在规划和施工层面解决信息不全或数据打架问题,并在后期运营实现统一管理和智慧管理。
?增强城市防灾抗灾能力:可以减少由于暴风暴雨暴雪等恶劣天气和火灾等突发灾害造成的管线断裂事故,将灾害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部分国家和地区地下管廊发展历史及现状
部分国家和地区地下管廊投融资模式
多因素导致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严重落后
国内地下管廊普及程度非常低。年,为了防止天安门广场被开挖,我国在天安门广场地下建成了国内第一个地下综合走廊,长1km,包含电力、电信、暖气等管线。但由于耗资巨大、回报率低,地方政府投资热情不高。目前已建成的地下管廊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佛山、杭州等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走在最前列的广东、福建和江苏已建成的管廊长度迄今分别仅有88公里、60公里和30公里,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地下管廊落后,并非技术瓶颈问题。地下管廊的施工方法主要有两类:明挖法和非开挖法。明挖法主要用于新城建设项目,除淤泥、河底等特殊的地质环境外,纯粹的开挖没有很高的技术难度;而非开挖法主要用于老城改造项目,须用顶进或盾构的方式,成本高于明挖法。但无论明挖法还是非开挖法,均不存在太大的技术瓶颈。
目前我国已建成的地下管廊主要由政府或者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出资方建设而成。采取EPC或者BT模式较多,但由于国家目前禁止BT模式,PPP模式将成为未来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主要模式。地下管廊可采用的建设模式的优缺点及发展情况对比如下表。
地下综合管廊主要的投融资模式
政策发力,地下综合管廊成为投资新热点
最近政策动向表明,下半年基建刺激力度正在加大。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重点领域有效投资,进一步强化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7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强调地下管廊建设在年度建设中优先安排,已建管廊区域所有管线必须入廊。7月30日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的实施意见》,提出全面开放铁路投资与运营市场,推进铁路投融资改革,政府加大有效投资保增长的意图非常明显。
地下综合管廊正成为基建加码的新着力点
地下综合管廊是拉动投资的有效手段。地下管廊建设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显著,在今年4月住建部举办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培训班座谈会上,住建部部长陈政高估算,如果每年建8,公里综合管廊,按照每公里1.2亿元的投资计算,将拉动1万亿投资。而且这些投资是非常有意义、真正的惠民工程。地方政府出于政绩工程、社会责任、拉动经济等方面的考虑,都在积极出台地下管廊相关建设规划。
今年以来地下管廊的政策出台频率明显上升
年9月国务院发文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综合管廊项目。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城市地下老旧管网改造,用10年时间建成较完善的地下管网体系。年以来,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均先后出台了各种配套政策,倾向非常明显。
地下管廊相关的主要政策
在政策的推动下,地方政府已积极行动起来
目前全国共有69个城市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约1,公里,总投资约亿元。在今年4月份地下管廊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中,共有34个城市申报,沈阳、哈尔滨、长沙、海口、厦门、包头、苏州、十堰、六盘水、白银共10个城市被选为试点城市。今年7月份,吉林省与住建部签订协议,作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省,在全省开展试点工作。辽宁、广东、河南等省也正积极开展
全省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
十个试点城市的地下管廊发展现状和规划
PPP将是未来地下综合管廊的主要模式
政府推动PPP模式的决心坚定。年下半年以来,政府不断出台PPP配套政策,并且在年5月建立了PPP项目库。政府希望通过PPP模式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并帮助政府实现角色转换,由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变为社会资本的合作者和PPP项目的监管者。在PPP模式中,典型的合作模式是:政府与社会资本一同出资成立项目公司,政府授予项目公司特许经营权,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融资、建设、运营等,政府与社会资本形成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平行合作模式。
中央政府PPP模式相关主要文件汇总
PPP模式示意图与解析
发改委PPP项目库中13个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
六盘水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PPP项目示意图
建筑:利好央企和地方龙头
建筑央企及地方龙头将是最大受益者
龙头公司将是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首选。建设地下管廊项目的难度总体不大,但如果在复杂地质环境及老城区建设地下管廊项目,则具有一定技术壁垒,拥有丰富地下工程经验的企业竞争优势更明显,如中国中铁、隧道股份、蓝英装备、玉龙股份、伟星新材、国统股份、中国中冶等。
此外,由于地下管廊建设主要采取PPP模式,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会优先选择资金、技术、经验等方面综合实力强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因此央企和地方龙头企业将是最大受益者。
钢铁、建材:管材供应商更为受益
地下管廊建设对于水泥、钢材的需求拉动作用约在2%,可部分缓解国内需求下滑的压力,但整体拉动作用仍相对有限;相反,对管材需求的拉动更大,管材供应商较为受益。从投资标的来看,建议白癫风医院北京正规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