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假
既是孩子玩得快乐的时候
也是各种危险易发高发期
中暑、溺水交通安全、饮食安全
……
这些常见的风险
家长们已经做足了防护措施
但“药物安全”却容易被忽视
不少孩子因此送医
甚至有生命危险
孩子突然陷入昏迷
原来是误服助眠药
日前
浙江杭州2岁小孩明明(化名)
突然出现浑身瘫软现象
家人判断孩子是误服药物中毒
赶紧将孩子送入
浙江大医院
在到达急诊时
明明已经陷入昏迷
(网络配图)
医生根据家人提供的信息和临床查体诊断,明确孩子病情为误服药物中毒,第一时间对明明进行了洗胃,随后采取一系列紧急救治措施,之后明明的神志有所好转,但仍未完全清醒,无法站立。
原来,孩子奶奶在卧室里服用助眠药物后,没有及时盖上瓶盖。后来家人发现柜子旁边散落了大量药物,再看看瓶子,空了很多,孩子很可能把药物当糖果吃下去了,却不知吃了多少。
“奶奶的助眠药为氯硝西泮,如果大量服用会导致呼吸抑制,造成死亡。幸好这个孩子送医及时,本身服用量也没有特别大,最终被成功救回,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急诊医生说。
经过整整一晚的急诊留观后,孩子的情况逐渐平稳,转危为安。
(网络配图)
无独有偶
今年6月19日
湖北一名3岁的男童小轩(化名)
因出于好奇
一口气吃了家里茶几上的3片药
被家长紧急催吐
却不料导致窒息
进入抢救室后
急诊科医生检查发现
孩子已无生命体征
全身发绀、手脚湿凉
口腔有大量食物堵塞
幸运的是,经过抢救
7月3日
小轩各项生命体征稳定
顺利出院
孩子误服药物已成高发风险
每天都有孩子中招
可以说现在每家每户
都有药物常备家中
但随意放置的药物
可能会成为孩子的致命风险
药物误服是儿童急诊最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之一。万一出现误服情况要及时就医,切勿盲目自行抠喉催吐,很容易出现误吸,导致比过量药物中毒更可怕的窒息致命后果。
医院急诊科主任赵慧提醒家长,如果遇到此类情况,应及时拨打电话,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现场自救,医院进行救治。
医院急诊科主任吴秀静主任表示,今年以来,几乎每天都有1—2例因为乱吃药被送来急诊的患儿,大多集中在1—3岁。
其中,不少患儿被送进了icu(重症监护室),还有极少数孩子最终也没能抢救回来,令人痛心。
防范这种风险
家长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
低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
常常会把许多不该吃的东西放进嘴里
为自己带来致命危险
1.将药物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作为家长,首先一定要妥善存放药物,将其放在孩子触碰不到的地方。
家长可以使用原始包装储存药物(药物包装通常具有防儿童开启的设计),每次使用后确保药物瓶盖紧闭,不漏液,并立即收好药物,最好放在高处并落锁。同时,确保不要与食物放在一起,防止儿童混淆。
2.平常不要欺骗孩子吃药就是吃糖
此外,家长在给孩子喂药时,不应将药物假装成糖果来欺骗孩子,给孩子造成错误认知。
同时,家长应对孩子进行相关药物教育,给孩子简单讲解一些家里各种包装药物的相关作用,告知孩子不可自行服用。
如果家长发现
孩子已经误服了药品
不要试着催吐!
建议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冷静,尽快送医:不要惊慌失措,立即医院或急诊室。
评估孩子的状况:检查孩子是否有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或抽搐等症状。如果孩子失去意识或呼吸困难,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不要催吐:许多药物在胃中可能会造成进一步损伤,催吐可能会加重中毒情况。另外催吐可能引起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
携带药物瓶或包装:带上孩子误服的药物瓶或包装,以便医务人员了解成分,从而进行针对性治疗。
保持孩子的安全姿势:如果孩子出现抽搐,将其置于安全的位置,保持侧卧位,以防止窒息。避免在孩子口中放置任何物品,不要试图限制其抽搐。
给予支持性护理:根据医务人员的指导,进行必要的支持性护理,如保持孩子的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宝爸、宝妈们
这些安全知识学会了吗?
这个夏天
咱们快乐过暑假
安全不放假
来源:新闻坊
在看点这里
上观号作者:上海市场监管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