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成员意外伤害防护
要救人,要首先保障施救者的安全。
要创造安全的家庭生活环境,并做好家庭安全教育。
1、外伤的救治
出现关节扭伤和红肿,应该用布包住冰块敷在伤处,轻按伤处。医院照X光以作进一步诊断。
如果因不慎擦伤、或者被尖锐物刺伤割伤流血时,要避免交叉感染。先冲洗,用干净的布条先行包扎,医院做创口清洁处理。
烧伤或烫伤首先应该用冷水将伤处冷却,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2、中毒
中毒救助的时候,首先要确定救助者自身的安全,以免抢救者自身中毒。然后再想办法减少毒素的吸收,还要记住搜集现场遗留的毒物,以备化验。
食物中毒要暂停饮食,根据症状,少吃多餐,逐步恢复;腹泻的要多饮水。
酒精中毒要多饮水,如昏迷或嗜睡的病人,应保持平卧位,清除口腔异物,头偏向一侧,保持气道通畅。
一氧化碳中毒首先打开门窗通风,将病人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如果中毒较重出现意识不清并伴有呕吐,要将其头部歪向一侧,避免窒息。
3、溺水
不要独自一个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的地方游泳。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饱食或饥饿时不要游泳。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游泳前做好身体准备工作。如果在游泳过程中,发现抽筋时,应马上停止游泳,立即上岸休息,并对抽筋部位进行按摩。如果在深水中发生抽筋,且自己无力处理,而周围又无同伴时,应向岸边呼救,千万不要慌张。
不会游泳或会游泳但不懂救生的人,不要强行下水救人,应留在岸边喊他人相互。
如果溺水者在水中已无呼吸,尽力将他的口、鼻露出水面,救上岸后将溺水者平放在地上,畅通气道,根据情况开始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术。如溺水者还比较清醒,给溺水者保暖。
4、雷电
在有雷电发生的天气中,请尽量呆在有完好避雷装置的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尽量不要看电视、打电话,也不要用其它电器,最好拔掉电源和信号插头。不要在家洗淋浴,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装在屋顶,又处在直击雷保护范围之外的更要特别注意。
如果发生雷电时恰巧在户外,请注意呆在汽车内或火车厢里。雷雨前应尽快离开水面,离开水陆交界处,离开山顶、高地,不打带金属把的雨伞、抗金属物的器具。离开大树或电线杆三米。如果一时无处躲避时,应尽快找一处比较低洼又不积水的地方,垫高脚下,铺上塑料布,披上雨披,双脚并拢,减小跨步距离,尽量下蹲,降低高度;不要使用移动电话。
如果家人遭受雷击,往往会出现“假死”状态,首先要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其次应对伤者进行心脏按摩,医院进行抢救处理。如果遭受雷击后引起衣服着火,此时应马上让伤者躺下,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等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
5、地震
在家里要采取防震措施:墙壁上不要悬挂过重的装饰品,保持楼道通畅,阳台上留有适当空间,将结实的家具下面清理干净。
如果发生地震,在室内的人可迅速转移到空旷地带;如果住在楼房高层或者其他原因来不及跑出时,可躲在结实的家具旁边,或墙根、内墙角,头部尽量靠近墙面,或可以迅速躲进卫生间等面积小、金属管道多的房间。尽量利用身边的物品,如被褥、枕头等保护住头部;不要躲在阳台、窗边这样不安全的地点。
如果发生地震时在室外,要尽快跑到空旷地带蹲下,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立交桥、高压线、广告牌等;如果在野外,要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如果在海边或湖边,要尽快远离海岸与湖边,提防地震引起海啸或湖啸。
6、交通意外
出行要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行。不要疲劳驾驶、酒驾、超速。坐车要系安全带,婴幼儿乘车要坐在后座上,并用婴幼儿安全座椅。
出现交通意外要第一时间报告事故,并在现场开展自救。交通意外最可能出现的是创伤与骨折。创伤又与分为开放性与闭合性两类。
开放性创伤是可见的,有伤口及出血,要防止细菌感染并快速止血。闭合类的创伤虽然表面没有伤口,细菌感染机会不大,但严重内出血很可能血液从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间隙和体腔,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要立即呼叫急救车,让患者躺下,不要给患者吃任何食物或水,密切观察呼吸、脉搏与神志。
如果骨折,可限制骨折处的活动,固定骨折的部位,可能的话垫高以减轻肿胀,拨打急救电话,在医生的指导下搬抬病人,避免二次损伤。
7、动物和蚊虫抓咬伤
一旦被猫、狗咬伤,要立即处理:小伤口可以立即用清水和肥皂冲洗,将伤口内的血液与动物唾液清洗干净。如果伤口较大,软组织损伤严重,则不宜过度冲洗,要用干净的纱布盖上伤口,医院,要注射狂犬疫苗或破伤风抗毒素。
被一般的蚊子盯住不要紧,但如果被蜜蜂或蝎子蛰伤,最好用镊子拔出来;立即用手挤出蛰伤处的毒液,也可以用拔火罐吸出毒液;用肥皂水清洗伤处,采用冷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如果伤情严重,医院救治。
8、心肺复苏
一旦由于心脏病突发、溺水、窒息或其他意外事件导致的意识昏迷并有呼吸心跳停止的现象,应立即实行心肺复苏,心脏呼吸骤停4分钟之内进行复苏可以一半人被救活。
心肺复苏术一般来说,有这么几个步骤,1、保持呼吸道通畅;2、人工呼吸;3、心脏按压;4、电除颤。除了电除颤需用到专门的设备外,其他可以完全由人工来完成。
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应持续2秒钟,要捏住病人的鼻孔。如果操作正确应能看到胸廊明显抬高。操作者嘴离开,将捏住的鼻孔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反复有节奏地进行,每分钟6-7次。在人工呼吸时,胸外按压不应停止。
心脏按压:手竖着放在胸骨下部,一只手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十指相扣,手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有节律地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深度以使胸廊下陷4-5厘米为宜。按压与放开时间比例为1:1,每分钟按次,手掌不要离开。按压与呼吸比保持在30:2。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心肺复苏过程中不应搬动病人;按压位置要正确,否则不仅无效,还可能出现肋骨骨折、气胸、心包出血、胃内空物反流等;频率要均匀,不能用力过大,尤其一开始时要用力小一些,可以了解一些病人胸廊的弹性;每次按压之后必须完全解除压力,保证胸廊充分回弹;按压后手掌维持在正确位置;按压的中断不能大于10秒;完成5个周期的心肺复苏后要检查效果,及时改进。
◆◆◆◆◆
来源:22团新家庭计划项目办公室刘宝萍提供
治疗白癜风的中药有哪些如何治疗皮肤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