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预防救治讲座进学校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节,冬季使用燃气热水器,煤炭取暖,容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据统计,中国家庭每年由于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人数,仅次于交通事故和生产事故,居第三位。为再次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避免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年1月21日上午,医院市民急救学校走进进德中心小学、三都中心小学,开展一氧化碳中毒预防救治知识讲座。
在进德中心小学,医院急诊科朱家满医师首先为全校师生进行了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普及教育,详细讲解了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后的症状、自救措施等内容,接着,朱家满医师与覃兰生护士共同为大家演示了心肺复苏操作过程,最后,邀请学生代表上台,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理论结合实际,在紧张、严肃又活泼的氛围中,逐一完成心肺复苏的实操。在活动现场,医院的医护人员和柳江青年志愿者向学生们发放了防治一氧化碳中毒知识宣传资料,共有余名师生参加了讲座。在三都中心小学,医院急诊科主任韦宁高副主任医师通过重点强调、课堂提问、有奖竞答、现场互动等多种形式向学校师生们详细介绍了如何识别和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以及一氧化碳中毒后如何进行急救的相关知识。通过讲座,加深了师生们对一氧化碳中毒危害的认识,提高了对一氧化碳中毒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回家后还要把这些知识告诉家人。01
识别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问
一氧化碳是怎么让你中毒的?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其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并可伴有不同的并发症。01
轻度中毒
出现头痛、眩晕、耳鸣、眼花、心悸、无力、恶心、呕吐等症状。若迅速打开门窗,脱离现场抢救可较快苏醒。02
中度中毒
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还伴有烦躁不安、精神极度兴奋或错乱,并逐渐虚脱、昏迷。两颊、胸部与四肢皮肤呈现一氧化碳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抢救及时,可较快清醒,一般无后遗症状。03
重度中毒
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并出现大小便失禁、全身软瘫、瞳孔放大、呼吸浅而不规则等症状。皮肤由樱桃红变为灰白或紫色,出现心肌损害和脑、肺水肿等体征。02
中毒后,现场急救很关键
一、开门窗流通空气,关闭煤气等,同时呼叫或立即医院救治;二、将患者迅速脱离中毒环境,转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三、松解衣扣,使患者呼吸通畅并注意保暖。若发现鼻、口中有呕吐物、分泌物应立即清除;四、如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03
了解这些安全常识
室内定期通风
冬天洗澡时浴室门窗不要紧闭,洗澡时间不要过长;空气湿度大、气压低的天气应格外注意,室内门窗不封闭过严。此外,使用木炭和燃气取暖时,一定要做好室内通风。防止管道老化
使用管道煤气做饭时,防止火焰被灭导致煤气溢出;同时定期检查管道有无跑气、漏气等情况。燃气热水器不要装在浴室
最好将其安装在洗浴房间外靠近窗户的地方或室外,且要经常对燃气热水器和排气扇进行检查维护。避免使用直排式或烟道式等淘汰热水器。此外,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使用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快速热水器使用时间超过8年应强制淘汰。行车不要久开空调
行车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及时开窗通风;停驶时,不要过久地开放空调机。不要躺在车门车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有条件的情况下,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区域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部分资料来源网络)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