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晴时雨,
正是赤壁山间的野蘑菇生长的旺盛期。
8月31日一大早,
浙大一院浦江分院急诊科就收治了
因喝了野蘑菇汤而中毒的一家人。
26岁的“老罗”怎么也没想到,明明用土办法鉴别过毒性了,一口鲜美热汤下去,自己和老婆、医院,3天花去6万......
一碗野蘑菇汤下去
小伙子急性肝、肾损伤
8月底,湖北人“老罗”到朋友家附近的山里玩,看到山上长着一些野蘑菇,便采了一些回家。
老罗的老婆说,食用之前,他们也怕蘑菇有毒,就采用了老家鉴别野蘑菇是否有毒的土办法:“把野蘑菇和大蒜放一起煮,如果大蒜变色了,就表示野蘑菇有毒,要是没变色就是没毒的。”
当晚,鉴别采来的蘑菇没变色后,老罗与妻子、母亲便把蘑菇做成蘑菇汤,美味可口的蘑菇汤引得大家胃口大开,罗师傅更是一口气喝了不少。
刚开始,大家都没感觉有什么不对。不料,第二天,家里人陆续出现恶心、腹泻、头晕、乏力症状,罗师傅更是出现了呼吸困难、腰部酸痛等症状。
医院。经检查,家里其他成员因食用量较少,经催吐、补液、护胃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但老罗因食用量较大,初步诊断为“蘑菇中毒、急性肝功能、肾功能损害”,加上罗师傅的媳妇尚在哺乳期,一对双胞胎儿子未满周岁,为确保母婴安全,医院救治。
老罗刚进来时医生说没那么严重,一个疗程就能治好,花个几万块应该能搞定了。没想到治疗了一个疗程,指标还没恢复,短短几天已经花费近7万了。为那一口汤,他懊悔,心里从没这么绝望过。
医生:大蒜鉴别毒性实在荒谬
奉劝大家别尝试野蘑菇!
急诊科主任介绍,罗师傅一家用大蒜鉴别野蘑菇是否有毒的方法实在荒谬。野蘑菇种类很多,在众多的野蘑菇中有一部分为毒蘑菇,由于毒蘑菇和可食野蘑菇在外观上很难区别,在野外杂生情况下极易混淆,而坊间一些鉴定有毒蘑菇的土办法也是有限且不通用的,所以很容易误食毒蘑菇。
目前,已报道的毒蘑菇种类达到多种。蘑菇中毒根据临床表现主要分为8种类型: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光敏性皮炎型、急性肾损害型、横纹肌溶解型和混合型,“在这些美丽外表下,往往许多是含有有毒物质的致命杀手。即使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也不一定能鉴别,奉劝大家不要去尝试品尝野外采摘的蘑菇。”
毒蘑菇中毒常常危及生命,是造成食源性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毒蘑菇中毒症状●误食毒蘑菇后,引起的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流涎、流泪、潮热、谵妄、精神错乱、幻视幻听等,如抢救及时死亡率低。
●如果是引起脏器中毒损伤的毒蘑菇,中毒后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多数病人都是由胃肠型中毒后,部分毒肽进入内脏,引起肝、肾、脑、心等实质性脏器损害,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表现肝肿大、转氨酶升高、肝坏死等。
●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还有可能会出现“假愈期”,即经相应治疗后,症状逐步缓解甚至消失,但在一两天后,病情会迅速恶化,致使患者出现以肾衰竭为主的多器官衰竭。
因毒蘑菇种类繁多,其鉴定需要丰富的专业生物分类学知识,即使有采摘食用习惯的人员也很难识别。
小编提醒●对于野生蘑菇,最好是不采、不买、不卖、不食,以防中毒。
●如果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剧烈腹泻、腹痛和视力模糊等症状,就应该高度怀疑是野生蘑菇中毒,必须马上就医,否则可能会错失最佳治疗期。
●如在中毒初期症状出现缓解时,医院积极接受治疗,观察一段时间,确保病情稳定好转。
不认识毒蘑菇?
来,一起看看下面的图片见识一下吧~
碰到野蘑菇、毒蘑菇千万别贪嘴!
来源:杭州日报、浦江有趣事、健康浙江
点击左下角,进入“赤壁信息网”!无!所!不!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