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13时许,位于晋源区田村的滨河西路南延路段,一名工人在路面之下的管道井内作业时,因吸入有害气体不幸中毒而倒在污水中。
事发现场的管道井内,大约有半米左右的污水。事发当时,一名青年男子下到管道井内作业,不知不觉间遭遇有害气体熏呛,无法返回地面,晕倒在污水中。
中毒男子的哥哥就在井口附近。险情发生后,急于救人的他曾试图下井施救,但因有害气体浓度过大、呼吸困难而被迫返回地面。
太原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一中队官兵到达现场后,指导员王祥本欲派潜水员背负空气呼吸器下井救人,但因井口狭小,背负空气呼吸器的潜水员难以下井。
为尽快实施救人,王祥命令战士们把两具气瓶用绳子拴好,打开气阀并放至管道井内,以此释放大量新鲜空气,快速稀释有害气体浓度。随后,消防员在井口架起三角救援支架,一名潜水员被缓降至管道井内,很快将已经昏迷、倒在污水中的中毒工人救起,交给急救人员。
安全嘚吧嘚
关于城市地下排水管道的有害气体导致人员中毒事件,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太原市此前也有发生。那么,地下排水管道内的有害气体是怎么产生的?资料显示,城市地下排水管道输送的污水、废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在密闭的管道中,在厌氧的条件下,受微生物的作用,会产生多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比如硫化氢、甲烷、一氧化碳等。当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会给作业工人造成人身伤害,有时候还会因为遇到明火而发生爆炸。年,太原市迎泽南街就曾发生地下排水管道有害气体爆炸事件。当时,由于婚庆活动燃放鞭炮,火星引爆了地下管道内的有害气体,导致数十米路面被炸翻并有人员伤亡。绝不存在小题大做。为了减少有害气体中毒类似悲剧,太原消防衷心建议井下施工作业人员:打开地下排水管道井口之后,千万不要急于下井,千万不能有丝毫侥幸,千万不能有任何冒险,必须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器对井下有害气体检测并确认安全之后方可下井。
消防安全提示
消防安全和减灾关系到全民的幸福和安宁。
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公号转载,标明来源。
统筹/贺新新编辑/陆祁国
版式/丁瑞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