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夏季雨水较多,气候潮湿,适宜蘑菇生长,因食用有毒野生蘑菇引发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野生蘑菇种类繁多,普通人难以准确鉴别蘑菇种类,区分有毒蘑菇和无毒蘑菇。医院提醒公众请勿自采自食野生蘑菇,以免发生误食中毒。误食毒蘑菇中毒后,应立即采取刺激口咽催吐等措施,并尽快到医疗机构救治。
采食野生蘑菇,一工地26人中毒抢救上周周日,天气晴朗,巴州区清江镇黄包村一建筑工地3位民工到附近山上采集野生菌,随后到村民家将野生菌与四季豆混合炖制。由于蘑菇味道鲜美,大家大快朵颐。
到了晚上9点30分左右,5名民工出现了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工地负责人立即将这5人送往村卫生站,医生初步判断为疑似食物中毒。随即,清江镇政府将这5名患者与当晚就餐的另外21人,全部转送至医院救治,26名中毒患者分别收入儿科及内科各科室。
目前,医疗救治工作正有序推进,23名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剩余3名患者病情稳定。
小心野生蘑菇中毒毒蘑菇中毒后病情发作快、病情重,给无数家庭带来了不必要的灾难。目前,巴中地区已进入汛期,每到这时候都是蘑菇中毒的高发期。
目前,世界上尚无治疗毒蘑菇的特效药,比起早期催吐、洗胃、导泻、透析减少毒素吸收、对症支持治疗等,收住手、管住嘴,不采不吃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一旦误食有毒野生蘑菇如何自救?
1、催吐:应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快催吐。
2、医院救治,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进一步诊断治疗。
医院内救治:
1、联系相关专业人员对蘑菇进行鉴定。
2、尽快开展毒物清除技术,如洗胃等。
3、蘑菇中毒无明确特效解毒剂,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毒蘑菇认识误区1、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
错!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鸡油菌、褶孔牛肝菌和大红菌颜色鲜艳,美味可食用;而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等剧毒蘑菇,其颜色为灰色或白色。
2、长在潮湿或家畜粪便上的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没毒。
错!大部分蘑菇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有的有毒,有的可食。有一些毒蘑菇的确喜欢生长在粪便上,如盔孢伞和花褶伞中一些有毒种类;但是鹅膏、口蘑、红菇中一些有毒种类也生长在松林中。
3、蘑菇跟银器、生姜、大米、大蒜、葱白一起煮,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
错!蘑菇毒素不与银器等发生化学反应,也不能产生颜色变化。如鹅膏毒素就不能发生颜色反应。
4、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
错!有的毒蘑菇的确具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但是有一些多汁蘑菇受伤后,有乳汁分泌,同时颜色也会发生变化,他们不仅没有毒,而且还是美味食用菌,如多汁乳菇(俗称奶浆菌)。
5、生蛆、生虫的蘑菇没有毒。
错!有许多剧毒的鹅膏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
健康路上,医院始终与您相伴,为了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安康我们携爱同行!
来源:医务部
编辑:李华弟
青少年白癜风的危害青少年白癜风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