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艺适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等工业工程的碳素钢及合金钢管道工程焊后热处理。
1管道焊后热处理的一般规定
1.1进行焊后热处理应根据钢材的淬硬性、焊件厚度、结构刚性、焊接方法及使用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1.2对有应力腐蚀的焊缝,应进行焊后热处理。
1.3非奥氏体异种钢焊接时,应按焊接性较差的一侧钢材选定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温度,但焊后热处理温度不应超过另一侧钢材的临界点AC1((AC1——加热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温度)。
1.4对容易产生焊接延迟裂纹的钢材,焊后应及时进行焊后热处理,当不能及时焊后热处理时,应在焊后立即均匀加热至~℃,并进行保温缓冷,其加热范围应与焊后热处理要求相同。
1.5焊后热处理应在焊缝外观检验及无损检测合格后,且在压力试验前进行。
1.6经焊后热处理合格的部位,不得再从事焊接作业,否则应重新进行热处理
2热处理的技术条件
2.1当温度升至℃以上时,加热速率不应大于(×25/δ)℃/h,且不得大于℃/h。
2.2焊后热处理的恒温时间应为每25mm壁厚恒温1h,且不得少于15min,在恒温期间内最高与最低温差应低于65℃。
2.3恒温后的冷却速率不应大于(60×25/δ)℃/h,且不得大于℃/h,℃以下可自然冷却。
3加热和冷却方法
3.1加热方法应能提供要求的金属温度、金属温度的均匀性和温度控制,可包括封闭炉口加热,局部火焰加热,电阻、电感应加热等。
3.2冷却方法应能提供要求的或期望的冷却速率,可包括在炉内冷却、空气中冷却、使用局部加热或绝热来控制冷却速率。
4热处理分类
4.1整体热处理
焊后需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的管道组件,应尽可能在热处理炉内进行整体热处理,但该组件不得带有焊接阀门等组件。
4.2分段热处理
当焊接完毕的管道组件需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但又不能整体放入热处理炉内时,可允许进行分段热处理,在分段热处理时,重复加热的长度至少为mm。同时需对炉外部分进行保护,以防止有害的温度梯度。
4.3局部热处理
4.3.1对接焊缝热处理时,应对其环形带进行加热,加热宽度:以焊缝中心为基准,每侧不应小于焊缝宽度的3倍,且不少于25mm。加热区以外的mm范围内应予以保温,以防止产生有害的温度梯度。
4.3.2支管与主管之间的焊缝热处理,应环绕主管环带加热、并应包括支管在内,直至整个管截面达到规定的温度范围。加热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至少宽出六倍的主管壁厚,加热带以外部分进行保温,以防止产生有害的温度梯度。
常用管材的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工艺条件
钢种
焊前预热
焊后热处理
壁厚δ(mm)
温度(℃)
壁厚δ(mm)
温度(℃)
C
≥26
~
30
~
C-Mn
≥15
~
20
Mn-V
~
C-0.5Mo
~
0.5Cr-0.5Mo
~
1Cr-0.5Mo
≥10
~
10
1Cr-0.5Mo-V
≥6
~
6
~
1.5Cr-1Mo-V
2.2Cr-1Mo
5Cr-1Mo
~
任意壁厚
5Cr-1Mo
~
2Cr-0.5Mo-WV
3Cr-1Mo-VTi
12Cr-1Mo-V
沈阳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