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化老师在给大家介绍防溺水安全教育方面的常识
11月10日,平安教室首次校园安全骨干教师教材开发培训会在西安召开
11月10日,平安教室全国校园安全教育公益项目学校骨干教师安全宣传教育TOT培训暨平安教室开发校园校本教材论证讨论会在西安市莲湖区西关第一小学举行,平安教室主创协调人、全国优秀志愿者刘文化;平安教室总工程师吴彬;全国知名儿童保护专家、国际培训师曹红;西关第一小学副校长孟晓林和30余位校园安全教育骨干教师参与培训。培训和研讨会通过参观、体验平安教室,了解我国目前校园安全教育策略、方式和设备等信息,培训以儿童保护与儿童安全教育、儿童安全培训师与设计课程、儿童保护参与式工作方法、校园安全教育课程设计与游戏开发等课程和校园安全校本教材开发的必要性分享与交流,强化校园安全教育骨干教师参与校园安全教育校本教材设计与开发的意识,提升大家的校园安全教育能力。
校园安全地图的交流让大家有深度思考
安全情景剧表演让大家在笑声中深刻反思
我国每年约有5.5万名0-18岁儿童因为溺水、交通事故、中毒、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死亡,意外伤害已成为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其中,西部地区发生的儿童安全事故占到全国的46.91%,农村地区儿童意外死亡占全国的76.98%。由于办学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农村中小学的安全事故发生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都明显高于城市,分别是城市的2.9倍、3.9倍和4.2倍。另外,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安全知识都比较欠缺,安全意识相对淡薄,自我防护能力也比较差,小学阶段成为校园安全事故最多发的年龄段。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造成城乡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社会问题加剧。我国有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以下统称流动儿童)万人,万留守儿童,随着流动儿童不断进入城市和留守儿童人口的增加,困境儿童的全问题也随之面临严峻的考验。
平安教室把道路搬进教室里的创意使老师们大开眼界
曹红老师的教学方法让大家看到了专业精神的重要
据统计,仅年,中国就有名儿童被道路交通事故夺去生命,名儿童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受伤,而其中七成涉及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出现意外高发、情绪烦乱和幸福感缺失等问题。因为教育资源不平衡等问题,困境儿童受良好安全教育的通道相当闭塞。因为校园适合儿童参与、体验的安全教育设备、师资水平和教育资源等问题,先进的校园安全教育设备匮乏、安全教育教师严重不足,安全教育教师掌握先进的参与式、体验式校园知识技能相对较少。而对困境儿童成长最为重要的家长们,也因为生计忙碌、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和家长本身就对安全知识缺乏了解等因素,家长也无暇顾及孩子的专业化、规范化的安全教育问题,大多家长只是口头提醒,但是却缺乏教育孩子安全常识的能力,在各种客观因素之下,加剧了困境儿童的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放学路上曾经发生危险的故事非常吸引大家
儿童伤亡与性别的数据让大家心情沉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民政部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促进我国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让社会力量能协同与配合政府,一起将我国公众的减灾教育向前推进,积极探索新常态下政社协同新机制、新模式,不断强化政社协同搞好校园安全教育,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城乡校园应对自然灾害和其他灾害风险的安全管理,提升城乡小学师生防灾减灾能力,积极创建平安校园,西安市未央区环保志愿者协会等单位,通过研究国内外大量儿童安全教育信息和儿童意外伤害数据,在政府相关部门指导下,自主开发全国首个以校园部室建设为主导的校园安全教育公益项目。平安教室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校园安全管理,以校园安全教育为抓手做好校园可持续发展,带动精准扶贫工作,减少因灾致贫。同时,不断提升城乡小学师生防灾减灾能力,积极建设美丽家乡。平安教室公益项目要求各项目学校根据当地自然灾害和各类灾害发生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相应校园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学活动方案,切实提升校园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水平。
老师们很用心地在绘制放学路上的风险地图
不同的意外伤害故事都成了大家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