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期:中毒临床管理:第一部分,总结摘要(5)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
毒物摄入
定义:
D症状:例如反复呕吐,右上腹腹部压痛或精神状态改变。D,4
D如果剂量不明,则假定有毒摄入。D级,4级
C急性单独剂量中毒:无论成人或儿童,mg/kg以上;或10g(以较少者为准)。
儿科和成人。C,2++
D重复中毒剂量摄入(24h):
?儿童(6岁)或高危人群:4g或超过mg/kg/d(以较少者为准)。
?儿童(6岁以上)或成人:6g或mg/kg/d(以较少者为准)。
D,4
缓释剂
C在单次急性摄入中,如果摄入超过mg/kg或10g(以较少者为准),应立即开始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C,2++
C血清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应在摄入后4h或以上时检测(与标准制剂一样),并在4h后复查。如任一结果高于正常值,应开始或继续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如都低于正常值,则可以停用N-乙酰半胱氨酸。C,2++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管理
D低血糖的存在可继发于肝功能衰竭,需要进行重症监护。D,4
院前
B摄入中毒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2h内,可以考虑使用活性炭(1g/kg,最多50g),患者保持清醒合作。B,1+
D如果在摄入后8h内不能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则胃肠道去污变得尤其重要。D,4
院内管理
B如果少于2h,可以给予活性炭(1g/kg,最多50g)。B,1+
D即使摄入2h后,也可能在缓释制剂中发挥作用。D,4
D研究有限,可考虑对严重对乙酰氨基酚患者进行血液灌流。D,3
AN-乙酰半胱氨酸是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首选解毒剂,应给予所有被认为在对乙酰氨基酚服用过量后有发生肝毒性风险的患者。A,1+
C当风险评估表明需要N-乙酰半胱氨酸时,应为三阶段给药,在20-24h内总共mg/kg。C,2++
C如输注后怀疑肝损伤,则N-乙酰半胱氨酸以最后输注阶段的速率(mg/kg/16h或mg/kg/24h)持续,直到有临床和生化证据表明有所改善。C,2++
B如果已确定对乙酰氨基酚诱发了暴发性肝衰竭,N-乙酰半胱氨酸可降低死亡率。在这种情况下,N-乙酰半胱氨酸可减少脑水肿,使存活率提高约30%。B,2++
DN-乙酰半胱氨酸输注期间,5-30%的患者出现皮疹、喘息或轻度低血压等过敏反应。支持性治疗、临时停止或减慢输注速度,并予抗组胺药(iv异丙嗪0.2mg/kg,最多10mg)。D,3
D过敏反应的发生,并非N-乙酰半胱氨酸的绝对适应症。D,3
B蛋氨酸可被认为是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替代解毒剂,特别是在已知对N-乙酰半胱氨酸过敏的情况下。B,1+
管理非意外毒物摄入
D建议入院,不论非意外摄入的水平如何。必须测试血清浓度。应考虑多种药物中毒。D,4
院内管理意外摄入
急性单剂量有毒摄入
无症状的患者
B如果2h:通过活性炭(1g/kg,最高50g)进行胃肠道去污,用于清醒合作患者。B,1+
C如果4-8h:测量对乙酰氨基酚水平(摄入后4h或以上)。
?描绘乙酰氨基酚浓度曲线。
?如果在4h(可能有肝毒性的情况下),超过mg/L(0μmol/L),则开始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C,2++
C如果8h:开始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不要等待浓度检测)。
?尽快获得扑热息痛浓度。
?获得ALT/AST指标,在N-乙酰半胱氨酸输注结束时或每12h复查。
?如发现血清对乙酰氨基酚浓度低于正常值,则可停用N-乙酰半胱氨酸;如高于正常,则应继续,直到对乙酰氨基酚水平低于正常值且ALT稳定或正常。
?获得全血细胞计数、INR或PT、尿素和肌酐、电解质、血糖和动脉血气并重复。
?以ALT、INR和PLT为基数,为以后的风险评估提供有用的基线数据。
C,2++
有症状的患者(临床或生化)
D开始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而不等待浓度检测结果(8h)。
?获得对乙酰氨基酚浓度,ALT/AST,全血细胞计数(血小板),INR或PT,尿素和肌酐,电解质,血糖和动脉血气。
?如果症状和对乙酰氨基酚浓度低于正常值,应考虑其他毒物共同摄入。
D,3
反复中毒剂量摄入
D开始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不等待浓度检测结果。
?尽快获得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和ALT/AST水平。
?如果对乙酰氨基酚10mg/L且ALT/AST正常,则停止输注N-乙酰半胱氨酸。
?入院时获得INR或PT,尿素和肌酐,电解质,血糖和动脉血气。
?在8-12h复查ALT/AST和血清对乙酰氨基酚浓度。
?如果ALT/AST正常或稳定,对乙酰氨基酚10mg/L,停止输注N-乙酰半胱氨酸。
?如果异常,继续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并每12h复查ALT/AST。
D,2+
摄入时间不详
D开始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调查和管理类似于反复中毒剂量摄入。D,4
重度对乙酰氨基酚中毒
C
代谢
?补液治疗后仍有代谢性酸中毒(pH7.3)。
?低血糖。
?充分复苏后仍有低血压。
CNS:
?脑病或颅内压升高的迹象。
肝功能/凝血功能障碍:
?INR在48h之前2.0或在72h之前3.5;
-考虑每12h测量一次INR。
-峰值高度发生在72-96h左右。
-肝功能不是肝细胞死亡的良好标志物。
肾脏:
?肾功能损害(Crμmol/L):
-监测尿量。
-每日检测尿素、电解质和血清肌酐。
-如果Crμmol/L,应考虑进行血液透析。
需要复苏和重症监护。
C,2++
C
考虑肝脏移植,如果:
?充分的液体复苏后,动脉pH7.3或动脉乳酸3.0mmol/L
或
?如果以下三种情况都发生在24h内:
-Crμmol/L.
-PT(INR6.5)。
-III/IV级脑病。
强烈考虑移植,如果:
?早期复苏后动脉乳酸3.5mmol/L.
C,2++
相关发布
成人对乙酰氨基酚中毒
未完待续
关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