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总体发行情况
因各地方新增专项债额度已用完,年11月地方政府债仅发行27只,共募集资金1,.64亿元,发行数量和规模环比均大幅下降;
年新发行地方政府债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且发行节奏较去年有所加快;
具体来看,在期限方面,11月份5年期和10年期分居各期限地方政府债发行数量和规模之首,3年及以下期限发行数量和规模环比均增长,5年及以上期限则均下降明显;
从发行区域来看,11月浙江省和湖南省分居地方政府债发行数量和规模之首;由于新增专项债限额已用完,16个省市环比降至无发行;
从债券类型来看,11月新发行地方政府债均为置换债,置换一般债发行数量和规模均高于置换专项债,各券种发行数量和规模环比均下降明显;
财政部就专项债资金投向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规划,专项债将在新基建相关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未来地方政府债发行将更结合实际项目情况,统筹规划更加完善,发行更加合理,并在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收益率及利差情况
本月3年及以上期限地方政府债平均收益率环比均下行,2年及以下期限环比均上行,同比则均上行;除5年期平均发行利率环比下行外,其他期限环比均上行;
地方政府债各期限平均利差分化程度环比有所缓和,各期限利差环比均下行,除5年期和10年期利差同比上行外,其他期限均下行;受永煤违约事件影响,本月下半月利差整体上行。
11月市场情况
11月专项债平均认购倍数下行明显,影响整体认购倍数下行,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市场维持较高热度;
地方政府债托管量时隔一年出现环比下降,主要是本月发行规模大幅减少所致;
存续地方政府债交易量方面,湖南省居全国首位,3年期、5年期、7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均在亿元以上;交易量整体环比下降明显。
一、地方政府债总体发行情况因各地方新增专项债额度已用完,年11月地方政府债仅发行27只,共募集资金1,.64亿元,发行数量和规模环比均大幅下降。本月新发行地方政府债均为置换债,均为公募发行,且均为跨市场发行。由于各地方新增专项债限额已用完,本月地方政府债发行数量和规模环比分别大幅减少80.71%和68.76%,同比则分别大幅增长68.75%和.18%。预计12月份发行量将延续去年年末的总体较小趋势,增长空间不大。年新发行地方政府债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且发行节奏较去年有所加快。回顾年地方政府债发行情况,由于去年提前下达的本年度专项债限额,本年度1月份形成第一个发行高峰。疫情之下各地方拉动经济需求增大,而政府投资是推进复工复产的主要手段。考虑到地方政府债在拉动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工作报告安排了专项债限额3.75万亿元,带来了5月份第二个发行高峰。而6月份和7月份是地方政府债为抗疫特别国债发行让路、腾出市场空间时期,使得第三个发行高峰于8月份到来。本年度1~11月,地方政府债共发行62,.00亿元,同比增长44.76%,增幅明显。本年度地方政府债发行量将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且发行节奏较去年再次提前。政策多次指出资金需直达实体经济,提高了地方政府债在发行使用过程中的效率。具体来看,在期限方面,11月份5年期和10年期分居各期限地方政府债发行数量和规模之首,3年及以下期限发行数量和规模环比均增长,5年及以上期限则均下降明显。本月5年期地方政府债发行7只,占比25.93%,发行数量居各期限之首,其次为10年期,发行6只。10年期共募集资金.27亿元,占比35.00%,发行规模居各期限之首,其次为5年期,发行规模为.44亿元。环比变动方面,除2年期和3年期发行数量和规模均增长外,其他期限发行数量和规模均下降,其中15年期分别下降96.67%和98.71%,下降幅度均最大。同比变动方面,除30年期发行数量出现下降外,其他期限发行数量和规模均增长,其中7年期和10年期均出现%以上高速增长。从发行区域来看,11月浙江省和湖南省分居地方政府债发行数量和规模之首;由于新增专项债限额已用完,16个省市环比降至无发行。本月浙江发行地方政府债6只,占比22.22%,发行数量居各省市之首;其次为北京、湖南、山西和新疆,均为3只。湖南共募集资金.94亿元,占比30.21%,发行规模居各省市之首;其次为浙江、山西、贵州和云南,均在亿元以上。环比变动方面,浙江、北京、湖南、山西、新疆和云南发行规模增长,其他省市发行数量和规模均下降,其中湖北、江苏、安徽、河南等16个省市降至无发行。同比变动方面,北京、贵州、内蒙由于去年同期无发行,出现增长;而广西、宁夏和天津降至无发行。本年度1~11月,山东、江苏和广东排在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前三位,均在4千亿元以上。辽宁发行再融资券占比地方政府债发行总额73.54%,在各省市中最高,且明显高于全国整体再融资券占比26.30%。从债券类型来看,11月新发行地方政府债均为置换债,置换一般债发行数量和规模均高于置换专项债,各券种发行数量和规模环比均下降明显。本月新发行地方政府债均为置换债。其中置换一般债发行15只,共募集资金.86亿元,分别占比55.56%和64.53%,发行数量和规模均高于置换专项债。环比变动方面,各券种发行数量和规模均减少,除新增一般债和新增专项债降至无发行外,置换专项债发行数量和规模分别减少29.41%和47.32%,下降幅度较明显。同比变动方面,置换一般债和置换专项债发行数量和规模均有明显增长。财政部就专项债资金投向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规划,专项债将在新基建相关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年10月29日,财政部就专项债提出以下几个方面政策。一是专项债不宜作PPP项目资本金。专项债券作为PPP项目资本虽有利于带动大规模投资,但容易产生财政兜底预期、层层放大杠杆,风险相对较大,同时操作层面存在较多挑战。二是专项债暂不投向土储,再次确认了去年9月份国常会提出的专项债不得用于土储项目的方针。三是符合新基建范畴的项目,均可按法定程序向省级政府申请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予以支持。专项债将在新基建及相关行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四是专项债投向多元化。特别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交通基础设施等七大重点领域,以及根据投资领域需求变化及疫情防控需要适当扩大的使用范围。五是重大基建项目向金融机构融资的三个方式,其中包括加大专项债券和金融机构配套融资支持,支持重大项目市场化融资,以及合理保障必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六是政府将考虑地方政府债务利息因素,给予某些地方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未来地方政府债发行将更结合实际项目情况,统筹规划更加完善,发行更加合理,并在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年11月4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对《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43号)的进一步贯彻落实,是对年7月15日国常会对地方政府债作出重要指示的深化补充。与《财政部关于做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财库〔〕23号)相对照,《意见》在地方政府债发行机制、发行计划、筹资成本、风险评估、承销团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划与指示。《意见》从以下七个方面对地方政府债将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规划。一是地方债将更遵循市场化原则,人为主观干预因素将减少。二是地方债需有合理发行计划,财政部将按季度规划统筹全国各地方发行量和发行节奏。三是专项债期限将更加与项目期限相匹配,一般债将集中与10年期以下,再融资专项债将与项目剩余期限相符。四是地方债所涉及项目的审核评估将更加严格和专业化,“借、用、管、还”四个阶段均需风险监控。五是地方债信息披露时间确定,披露内容更加全面,将更加向社会和监管透明;同时信用评级机构专业性将得到更广泛应用。六是对地方债承销团的管理将有所增强,严格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七是对于地方债相关工作中的违法违规、弄虚作假行为惩罚力度将会增大。展望1年,预计地方政府债发行将更加切合实际,监管将趋严。考虑到地方政府债对拉动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1年专项债限额有望维持在3万亿元的高位。二、地方政府债收益率及利差情况本月3年及以上期限地方政府债平均收益率环比均下行,2年及以下期限环比均上行,同比则均上行;除5年期平均发行利率环比下行外,其他期限环比均上行。11月,地方政府债平均收益率呈现出“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的趋势,各期限收益率介于2.85%~3.63%之间,各期限间分化程度有所缓和。环比变动方面,3年及以上期限平均收益率均下行,其中7年期下行6.26BP,下行幅度最大;而2年及以下期限收益率均上行,其中6个月期上行14.56BP,上行幅度最大。同比变动方面,各期限平均收益率均上行,其中6个月期上行20.09BP,上行幅度最大。地方政府债平均发行利率方面,本月3年、5年、7年和10年期平均发行利率分别为3.25%、3.31%、3.53%和3.48%,环比变化分别为2.67BP、-2.08BP、3.05BP和4.03BP,同比变化分别为11.33BP、-1.83BP、2.33BP和-12.40BP。本年度1~11月,湖南平均发行利率为3.58%,在各省市中最高,北京为3.10%,在各省市中最低。预计到今年年末发行利率和收益率或将平稳震荡。地方政府债各期限平均利差分化程度环比有所缓和,各期限利差环比均下行,除5年期和10年期利差同比上行外,其他期限均下行;受永煤违约事件影响,本月下半月利差整体上行。11月,地方政府债各期限平均利差介于0.67BP~38.06BP之间,各期限利差分化程度环比缓和,7年期利差5年期均倒挂。环比变动方面,各期限平均利差均下行,其中10年期下行9.10BP,下行幅度最大;2年期下行0.24BP,下行幅度最小。同比变动方面,各期限利差涨跌互现,其中7年期下行8.24BP,在下行各期限中幅度最大;10年期上行8.98BP,在上行各期限中幅度最大。本月利差总体呈现先下行后上行的趋势,与永煤违约事件存在关系。本月永煤信用事件造成债券市场信用环境受到冲击,债市收益率整体上行,地方政府债利差于本月下半月处于上行通道。三、地方政府债市场情况11月专项债平均认购倍数下行明显,影响整体认购倍数下行,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市场维持较高热度。11月,地方政府债平均认购倍数为18.94倍,环比下降明显,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专项债认购倍数下行明显拉动整体下行。地域方面,除北京认购倍数为7.91倍以外,其他省市均在10倍以上,其中贵州26.13倍居各省市之首。由于地方政府债违约风险较低,发行利率高的地区认购倍数有随之增高的倾向,而贵州平均发行利率在各省市中较高,是认购倍数较高的原因之一。期限方面,除2年期认购倍数为9.87倍以外,其他期限均在10倍以上,其中20年期为27.16倍,居各期限之首。地方政府债托管量时隔一年出现环比下降,主要是本月发行规模大幅减少所致。11月地方政府债托管量为,.55亿元,环比下降0.60%。这是继年11月环比下降后第一次出现环比下降。地方政府债具有年末发行量减小的特点,由于本月发行规模环比下降明显,使托管量出现时隔一年的环比下降。本月托管量同比增长20.14%,存量规模保持较高水平。存续地方政府债交易量方面,湖南省居全国首位,3年期、5年期、7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均在亿元以上;交易量整体环比下降明显。11月湖南存续地方政府债交易量为.83亿元,占比16.86%,居各省市之首。其次为江苏,交易量为.68亿元。5年期地方政府债交易量为.41亿元,占比19.91%,居各期限之首。其次为3年期、7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均在亿元以上。整体方面,本月地方政府债交易量为3,.50亿元,环比大幅下降58.73%。总体来看,本月地方政府债发行数量和规模环比下降明显,本年度发行接近尾声。回顾今年,地方政府债发行在政策影响下分别在1月、5月和8月形成了三个发行高峰,年度发行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仅新增专项债限额就达到3.75万亿元,较去年增长1.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在疫情影响下对复工复产、拉动经济起到积极作用。展望1年,财政部或将按季度统计各地方发债需求,更加合理安排发行计划,年间或将不止一次下达专项债限额,并由此带来3个左右发行高峰。在整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地方财力紧张的情况下,1年专项债限额有望维持在3万亿元的高位。同时,将来对项目的审核将更加严格且专业,发行需求将更切合实际。资金投向及项目进程将更加透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控将更加严格,促使地方政府债真正起到提拉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报告声明
本报告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本报告提供的信息进行证券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概不负责。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大公国际,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大公国际技术产品部债市研究团队赫彤
推荐阅读公道城投之区域系列——山西省
“大公国际评级主题交流会”在淄博召开
会议预告|双循环格局下实体经济发展与债券评级论坛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