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吃荔枝的季节,
你实现“荔枝自由”了吗?
想抱苏轼大腿##只能呵呵!!**抱歉,我不是贵妃……人艰不拆~~~~自己还没自由,荔枝再等等~苏轼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但也有人说,苏轼是把广东话的“一啖荔枝三把火”,听错了!
因为荔枝吃多了,会得“荔枝病”,甚至有时还会危及生命↓↓
荔枝这么好吃,为什么会“中毒”?吃荔枝时怎样才能避免中毒?吃荔枝有禁忌人群吗?今天小康妹儿特别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宋怡,来为大家好好讲一讲。
受访专家
01
什么是“荔枝病”?
据宋怡介绍:所谓的“荔枝病”,目前医学上认为是一种低血糖病。因为在出现“荔枝病”的人群当中,发现他们普遍具有低血糖反应,如眩晕、出冷汗、心跳加快、感到饥饿,口渴或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或突然昏迷,危及生命。
可是,为什么同样是吃起来很甜又含丰富果糖的水果,西瓜怎么就不会引起低血糖呢?据年4月发表在柳叶刀全球健康上的研究报告:
荔枝中含有次甘氨酸A(降血糖素A)和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抑制了正常的脂肪氧化和糖异生,加剧了夜间空腹期的低血糖,破坏了人体自我保护机制,从而导致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和爆发性脑病发作。
在未成熟荔枝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明显高于成熟果实,食用未成熟的荔枝更容易患病,也不要把荔枝的核吞下或咬破。
那么怎样辨别荔枝熟与不熟呢?
“一般来说,从外观上讲,除了个别品种,壳子偏红的要相对成熟一些,或者成熟的荔枝会更甜一点,对于普通大众来讲,目前只能通过这些简单的办法来初步辨别”,宋怡说道。
(综上,到目前为止,“荔枝病”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虽然“荔枝病”的传说不绝于耳,但是身边好像很少有人得,当“耳边风”听听就算了?02
吃荔枝要避开这3个“雷”
宋怡表示,吃荔枝千万要避开这三个“雷”:①空腹吃荔枝;②而且空腹大量吃荔枝;③吃完荔枝没有吃其他东西。
如果你同时“满足”这3个条件,出现“荔枝病”的几率就非常大,而且小朋友会更容易出现。
因为年龄越小,肝糖储备比较少。而人体在大部分情况下通过脂肪代谢途径补充血糖,大人肝糖储备充足,直接肝脏分解就可以补充血糖了,所以小朋友更容易出现。
因此,吃荔枝时最好不要空腹进食大量,吃完之后最好吃点其他东西,当然也不是说避开上述3个“雷”之一就不会出现“荔枝病”,最重要的是大家要视个人自身状况食用。
03
荔枝每天可以吃多少?
宋怡介绍:依照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食用水果的量一般不建议超过g,如果超过这个量,像荔枝这种特殊的水果就可能会导致低血糖,而对于其他的水果来说,长此往还有可能引起肥胖等症状。
比如孕妇在特殊的激素状态下,如果每天超量进食,得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就会比较大,所以大家每天食用水果最好不要超过g,尽量做到丰富多样。
04
出现了“荔枝病”该怎么办?
“轻者口服糖水即可恢复正常;医院抢救。”
宋怡说:具体而言,当你出现眩晕、心悸、冒冷汗、乏力等症状,就可以先补充些葡萄糖,或者喝点糖水、吃些糖果以及带糖的饼干。如果比较严重的话,出现昏迷、抽搐,医院就诊,严重的低血糖是致命的。
此外,吃荔枝时,大家最好避开晚间,因为晚上吃了荔枝很多人就不想再吃东西了,这样就很有可能在睡梦中出现问题,等到第二天再发现就晚了……再者晚上活动少,也会导致能量的堆积。但是早上也肯定是不推荐的,遵循能量均衡,相对来说下午吃会更好一点,因为白天有活动量,补充的水果很快地就被消化掉了。
最后,宋怡医师提醒大家:
荔枝虽然好吃,糖尿病人要慎重食用!在血糖稳定的情况下,每天可吃一两颗尝尝味道,但千万不要多吃,一定要控制量。
另外高血脂人群,如果吃太多,糖分也会转化成脂肪,对血脂产生影响。孕妇、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更要少吃、慎吃,且进食荔枝时不要大量,不要空腹,吃了之后最好再吃点其他东西,以防“荔枝病”找上门!
#今日互动#
你今天吃荔枝了吗?
你实现“荔枝自由”了吗?
你还想知道哪些健康小知识,
评论区告诉我们吧~
本文为「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原创,未经授权禁止全文或部分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
文/编辑:Mkiki部分观点综合丁香医生
图片来源:rfsoogif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