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但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世界范围内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重塑世界竞争格局。由此如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实现产业变革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寻找和培育中国新经济增长点,对大力发展国内循环、促进国际循环进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许梦博教授认为,数字经济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并通过数字技术对传统贸易和产业发展进行升级改造,符合新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原则,对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但仍存在诸多短板。为推动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力量需协调配合,使数字经济充分发挥助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打造数字经济成为新经济增长点,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力量的协调配合,具体来说:
政府要从国内实际需求出发,强化政府数字经济治理能力,向数字化政府转型;加快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文件和相关制度出台;加强我国在国际上对数字经济相关概念、规则制定的话语权。
企业要积极探索新渠道新模式,加强核心技术创新。传统企业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数字龙头企业要发挥平台优势,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发展,营造整个产业和产业群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加大政企协同力度,提高企业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
社会要形成积极拥抱数字经济新时代、鼓励共享和合作、拒绝垄断与封闭的共同认知和社会氛围。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人们对数字经济的理解和认知,形成数字经济持久高效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大力培养数字经济方面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