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在家常菜中经常看到,炒菜,凉拌,总少不了它。
但是,木耳“中毒”的新闻,相信大家也看了不少,为什么普通的木耳也会引发中毒呢?
为啥木耳泡久了会产生毒素?
木耳“中毒”并不是木耳的错,而是泡的太久了。
干木耳因为在准备泡发前或泡发过程中污染了椰毒假单胞菌,加之常温泡发时间过长,促使椰毒假单胞菌大量繁殖,产生一种毒素——米酵菌酸(Bongkrekicacid,RA),这种毒素会引起损害肝、肾、脑为主的中毒。
大部分的细菌病毒在高温环境下难以存活,为什么煮熟后的木耳,也有可能致使中毒呢?
这是因为米酵菌酸这种毒素不怕高温,度的开水,包括所有日常用的炒、煮、蒸、焖、烤、炸等烹饪方式都无法减少和消除这种的毒素。
食用木耳中毒,会出现哪些症状?
食入含米酵菌酸毒素的食物,2-24小时或3天内会出现上腹部不适,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症状。
严重者出现黄疸、皮下出血、肝肿大、呕血、血尿、少尿、不安、惊厥、意识不清、烦躁、抽搐、休克昏迷等中毒症状,该病菌可能导致死亡,死亡率高达50%。
如何泡发木耳,才能避免中毒?
1、购买正规渠道、品质良好的木耳
正常的木耳是不含米酵菌酸的,所以,尽量购买正规渠道进货、常温干燥的条件下储存和销售的木耳。
2、掌握泡发时长
泡发木耳产生米酵菌酸受季节、卫生条件如厨房环境的洁净、器皿的卫生和用水的安全、泡发时间等的影响。
有实验证明,在无菌环境下的实验室浸泡5天后的黑木耳并未产生米酵菌酸;而同类木耳在有菌的环境下,尤其是温度较高、天气闷热的季节泡发很容易产生米酵菌酸。
从多起木耳中毒患者的发病过程总结得出:中毒者食用的木耳都已泡发2天以上,中毒时间均发生在5月-10月。这个时间段天气炎热,易滋生细菌,如果木耳泡发时间过长,就容易受到污染。
正确泡发木耳的方法:
温水泡发木耳
在浸泡前,先将木耳清洗干净,再使用温水浸泡,这样既能加快泡发的速度,也能减少微生物污染的机会。
彻底清洗,中途换水
大多数木耳是风干的,褶皱里容易积存灰尘,可以用水清洗两到三遍,最大限度清除木耳上的杂质和有毒物质。
泡发过程中,隔一段时间倒掉浸泡的水,再换上新的温水。
适量泡发木耳
吃多少,泡多少,如果泡多了,超过24小时,就需要观察浸泡木耳的水是否清澈、木耳形态有无变化。
如果感觉发粘,就算没有异味,也最好舍弃不用了。
哪些食物储存不当也会产生毒素?
除了木耳,一些容易发酵的食品也会被米酵菌酸毒素感染。
米酵菌酸无色无味,污染的食物也可能没有任何异常,所以很容易被忽略而引起中毒。
变质鲜银耳、久泡木耳、家庭自制吊浆粑、臭米面(酸汤子)、糯米面汤圆以及储存不良的小米或高粱米面制品、马铃薯粉条、甘薯淀粉、米粉、米线等都会因受到都米酵菌酸感染引起中毒。
主要是因为存储不当,再加上天气或潮湿环境的影响,造成毒素的大量繁殖。
因此,在食用以上高风险食物时,尤其要注意食品卫生,正确储存,安全食用,避免中毒。
更多资讯记录你们的甜蜜时光,赢取花西子礼盒,零食大礼包吧!
大吃大喝,小心胃病盯上你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综合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