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七伴
主编
许凉凉
视觉编辑
KK
最近小鱼看到很多公号推送诸如“长期没有性生活,会怎样?”的文章。
有人称长期无性会让女生“内分泌失调,皮肤变差,卵巢早衰……”,另外一派则称“科学证明,影响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真假难辨,小鱼决定发起一场话题征集,看一下大家的真实想法。
没想到大家更多的是对性生活的失望或困惑!
原来,比起“长期没有性生活”、“性生活频率”等问题,更多的人需要的是一个最基本的性意识。
你的性生活,正常吗?
不惑之年:
十三年无性婚姻,我忍出了乳腺癌
不惑之年的吴老师,在一所大学当老师,高收入、高社会地位且面容姣好的她,却有不为人知的苦:她跟老公维持了整整十三年的无性婚姻。
刚认识时,她觉得对方礼貌,绅士,于是交往不久便高高兴兴领了结婚证,可没想到“正人君子”的老公,只是“在婚礼当晚试了一下,没有成功。便再也没碰过”。
期间,她有好几次动过离婚的念头,可看老公心地善良,对自己照顾有加,就想忍忍算了。
可没有性生活对于任何一个正常人来说,都是孤单煎熬的。不久,吴老师被查出乳腺癌,她痛定思痛,后悔青春虚度,却为时已晚。
人到中年:只有孩子,没有性
还有读者留言称人过中年,尤其有了孩子之后,不要说性生活,就是正常的生活节奏都被打乱。
老公不够体谅,甚至做甩手掌柜的丧偶式婚姻,已经让很多新生妈妈对爱人失望至极,哪有心思想着床笫之事?
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大,且很多人在这时候面临着职场天花板,热恋期的花前月下在现实的挤压面前,被迫让渡给柴米油盐和KPI。
花季少女:性爱给不了安全感,但工作能
少男少女也有自己的苦恼。
读者舒舒(化名)就坦言自己因为上一段感情受伤后,没有及时消化,没有做好心理建设,所以很害怕再次进入一段不确定的关系中。
比起遥不可及的未来,她更相信努力工作能得到财富积累和能力提升——这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
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足以让小鱼再一次认真思考,什么是性?
它是可以被压抑、被替代的吗?它是生命的愉悦?还是男性加诸于我们身上的责任?
性,不羞耻
性爱面前,男女平等
关于性,人们有各种精妙的解释。
余秀华以一位诗人敏感而颇具想象力的笔触描写它——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从男性视角,坦白承认:
“与感情相比较,肉体的纽带强得多了,一旦交流过后,就在心中深深地扎下根,它的感觉会扩及全身,永世难忘。”
张爱玲写文章时,关于自己的部分,总习惯藏着掖着,草蛇灰线,不为外人道,可却在《色戒》中不经意透出一句:
“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
两性作家都从各自角度,写出了不同的性体验,不管是坦然直白,还是小心翼翼,都老老实实交代——性体验,刻骨铭心。
更何况,性是成年人生活的一部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性是必须的——对,不是必要,而是必须。
然而事实是,很多女性对于性,观念模糊,甚至夹带着羞耻感,前面提到的读者吴老师就是选择了压抑、忽视正常的性需求。
“性羞耻”这个词,我们不陌生,它夹杂了包括月经羞耻,发育羞耻,低胸装羞耻等一系列对女性性别身份的否定。
很多时候,女性的身体被注视,被遮蔽,被批判,它被扣上了太多超出自身的道德评价,两性地位的探讨等沉重意义,与之同时,却丧失了生命本身的轻盈和愉悦,力量和美。
很多女性还处于性认知模糊阶段,不能辨别众口铄金的性观念,而诸如贞洁观、性保守等却让她们羞于提性需求,甚至耻于谈性。
而另一方面,男性文化却将性堂而皇之地作为男性力量的一种表达方式。
而事实上呢,性需求是生理本能反应,没有对错之分,没有美丑之别。它平等地存在于两性之间,不是男性用以炫耀的特权,也不该是让女性蒙羞的负担。
在《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性爱篇》中,作者明确指出:
“和谐性爱不仅是两个人关系融洽的标志,它还能使我们的内心充满爱意,足以满足我们所有的精神需求。
钟情的性爱、热情的性爱、肉欲的性爱、长期的性爱、短期的性爱、快速的性爱、精致的性爱、嬉戏的性爱、温柔的性爱、粗鲁的性爱、柔和的性爱、机械的性爱、浪漫的性爱、有目的的性爱、情色的性爱、新奇的性爱、冷酷的性爱和疯狂的性爱等等,正是它们在保持着爱情之火生生不息。
性爱是否完美,绝对是两个人能否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关键,切记不要幻想保持一种有爱无性的生活,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在对性的需要这一点上,都是完全一致的。”
性爱体验,男女有别
男女对于性的需求是一致的,但两性对于性的感受,则明显不同。
张小娴曾这样写过,
“问一位台湾女孩子:‘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她很认真地说:‘前面、中间、后面。’女人想要的,是前面的温柔、中间的爱语呢喃和后面的拥抱。男人想要的,是休息。”
她感叹,原来“男人爱的是结果,女人爱的是过程和仪式。”
对于很多女性来说,爱是性的基础,她们更想要从性爱关系中得到温柔和抚慰,而男性则不同。
如果男性/女性只是为了自我满足,则对方难有性愉悦,难免会兴致不高;
相反,如果男性/女性只是为了取悦对方,那么自己在性爱过程中,就很难放松和得到满足。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中年夫妻的无性生活——男方能给到的生活上的理解都很少,床榻上的温柔体贴恐怕更难得吧。
女性所渴望的柔情蜜意总遭到冷落,自然对性生活没有需求。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已婚和同居的男女中,每个月连一次性生活都不到的人,占调查人数的28.7%;在最近一年里连一次性生活都没有的则占6.2%。还有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有21%的女性正在经历无性婚姻。
而讽刺的是,中国逐年攀升的离婚率中,婚内出轨占离婚原因一半以上。
正应了性学先行者李银河老师那个观点:
性关系不和谐的背后,常常是一个苦苦挣扎的人或者一段面临危机的婚姻或爱情,性关系不和谐,或将导致原本相爱的两人痛苦分手,甚至离婚——我们的压抑、忽视,只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
作为性体验不同的男女双方,理应正视和尊重彼此的差异,
“来自火星的男人重视力量、能力和效率,他们目标明确;来自金星的女人需要沟通和交流,她们重视自己的感受,天生就具有浪漫的情怀。”
良好的性关系值得追求,因为它往往能促进亲密关系的和谐。
毕竟,生活的乐趣,不仅是柴米油盐和家长里短,更是充满着温情和爱意的美好体验。
性爱观,能反映一切
常常以为,活得漂亮的女人,不仅是思想通透,还能在感情上得到滋养,她们是最具生命力的一种生灵,汲取所有能量,想办法让自己成长为一道风景。
那是对生活足够包容,对他人愿意接纳,对未来满怀拥抱态度的人有的姿态,而这样的人,通常不会将性事看作洪水猛兽,而是一件生命中的礼物。
庆幸的是,我们的读者让我看到了美丽的女人是什么样子。
有读者留言:“最好的婚姻就是:灵魂上相知,情感上依赖,床榻上和谐。”
也有读者这样描述遇到“Mrright”的感觉,“遇到对的人,啥反应都不会冷淡的,食欲都会大增。”
更多的人,还在了解生活更完整的全貌,了解性爱的路上,我们希望能一直陪伴左右。
同时,有几点建议想要分享给大家: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观念,开放的,保守的,同性的,异性的……这些各异的性态度,没有孰对孰错之分。
但它们需要建立在一个清晰、健康、科学的性认识基础上。那些若有如无的性羞耻、性恐惧,需要被你用正确科学的性知识所替代,以便于我们展开一段正常的亲密关系。
2)别人对你的爱,并不能代表性,对方善良体贴的照顾和包容的爱,都不能替代性的缺失。
那些打着“忍耐”,“家庭第一位”的口号,让你忽略自身感受的言论,都是对你的不尊重,你可以听,但选择权在你手里——记住,性爱是本能需求,不丑恶,不下作。
3)主动制造恋爱机会。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投入热忱,充满信心地去做,在一个正向能量的循环过程中,自己会焕发魅力的,那个更有生活光彩的你,遇到意趣相投的人的机会就多一点。
最后,借用《爱情的正常性混乱》一段话:
“你穿过我的身体,我也穿过了你的,我们到达了彼岸。
何处是彼岸?
那里没有惧怕,只有希望和珍惜。
爱若无法抚慰彼此,便不过是喜欢而已。
爱是人间的宗教,温存是其仪式。
我不希罕死后的生命,只渴求生前的诗篇。”
它确是如此美妙。
爱,是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恒久难题
但我们总能在理解和感受爱情时
经历自我蜕变
就像小娴老师所说的:
“爱情是一种成长。”
点击查看小娴老师关于爱情的深度解析亲爱的读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