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国第21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但这些曾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仍让人揪心……高二学生水库游泳溺亡、湿地公园一名学生溺亡、女学生在过斑马线时被撞、初中女生洗澡时煤气中毒,还有刚刚发生的9岁男童帮父母煮潲水不慎掉进了潲水锅……安全事故如今已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杀手”。
“小候鸟”意外事件多发”
我市共有中小学生53.3万多名,这些学生的安全不仅家长挂心,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将其视为头等大事。不但平时绷紧这根弦,每个学期始末,更是反复提醒学生,学会自我防护,保障安全。
近日,小乔走访市区几所小学,随机挑选了数十名孩子进行简单的提问。在被问到“你知道哪些安全常识”时,基本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回答出几条安全小贴士:“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红灯走,绿灯停”、“不要到河里游泳”……
“每年寒暑假前,我们都会到很多学校开展安全教育。”农林派出所民警雷康治说,内容主要是交通安全、溺水防范、用火、用电等居家安全,以及对陌生人的防范意识等。
教育部门表示,去年,我市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中,溺水死亡者最多,虽然与前两年70%的比例相比大大降低,但占比仍超过40%。其次是交通事故,因交通意外死亡的学生约26%。此外,煤气中毒、火灾、自杀等也是造成中小学生死亡不可忽视的原因。而这些意外事件,大部分都发生在“小候鸟”(外来工子弟和留守儿童)身上,占总数的90%以上。“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学校和家长一样,最怕的就是孩子出事。”市区某学校主管安全的副校长说,“但是学生的安全不能仅靠学校,其实很多意外事故是在假期发生的。”
为保障学生安全,教育部门要求,学校在每学期开学第一天,就要做好安全教育,并组织警力到各学校周边走访,联手筑牢学生交通安全防护网。同时,将将校园监控网络接入报警平台。
每个学期放假前,各学校都会对师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同时,还通过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给家长发送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宣传和指导,提醒家长假期期间加强对子女的监护工作。
“家长需提高安全意识”
在街头走访时小乔发现,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安全问题仍不够警惕。在蓬江区胜利路和白沙大道西路口,仍有父母牵着孩子闯红灯过马路,甚至不走斑马线,牵着孩子直接跑过马路。在新会区育才路,有三个孩子在马路旁边的人行道上打羽毛球,追逐奔跑。记者上前提醒他们危险时,一个孩子理直气壮地说,“是我爸爸让我在这里打球的!”
“现在个别父母安全意识不够,有时甚至抱有侥幸心理,觉得意外不会轻易降临。”对此,农林派出所民警雷康治说。“有些父母因为忙于工作、生计而疏忽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这点在外来务工人员身上表现最明显。”雷康治说,“还有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就行了,安全教育则完全依赖学校和老师。”
在孩子的安全教育问题上,部分家长、尤其是“小候鸟”的家长显得有些无奈,“我对孩子的安全很上心,但教育就比较少,我们天天忙,辅导孩子作业都没空,很少说这些,而且我也不懂。”来自广西的务工者周美琴说。
对此,江海区银泉小学有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我们会要求家长跟孩子一起阅读我们自己编写的安全读本,邀请家长参与到我们的安全教育活动中来。”该校校长余标局说,“此外,我们还经常通过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白殿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