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点滴之六十六正义中毒

文章来源:经管道分发的气体意外中毒   发布时间:2021-7-12 12:54:47   点击数:
 

  中野信子教授我很喜欢,文章写得好,人也特漂亮——丰满得一塌糊涂的46岁的身材,比文章还耐看。

  最近几年,中野教授非常红火,著书立说之余,杂志上对谈,电视上发言,每每有崭新的观念颠覆我们陈旧的常识——我在以前的《日本点滴·不伦》里,对中野信子教授有过介绍,这里就不赘言了。

  去年,中野教授的一本书成为了畅销书,书的名字叫《人为什么不能原谅他人?》

  极其擅于从脑科学的视点来解读人类社会发生的诸多现象,并对各类人物进行分析的中野教授,这次,又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新观念?

《人为什么不能原谅他人?》中野信子,ASCOM出版社,/1/25

  在我们人类的大脑中,有着这样一种生理构成,那就是,对于那些所谓异己者、背叛者或不遵守社会规则的人,就如同红卫兵发现了地富反坏右,会鬣狗一般地扑将上去进行攻击,在撕咬、惩罚、制裁对方的过程中获得快感。而当以“正义”的名义对他人施加“正义的制裁”时,大脑中的快乐中枢受到刺激,快乐物质多巴胺就得到释放。对于这种对他人实施“正义的制裁”,沉溺于正义的快感,陷入到这种快乐中不能自拔的中毒状态,中野教授称之为“正义中毒”,在认知构造上,和精神病的依存症基本上是一样的。

  “正义中毒”的人,具有极强的攻击性,只要看到和自己观点、行为不一致的人,就像村头巷尾的长舌妇,不管自己有没有贞节牌坊,都会不惜吐沫地恨不得将对方淹死。更借着“正义”的名义,且沙粒般潜匿于网络的大海,没有安全的隐患,所以可以更加无所畏惧,勇敢得像冲到街头商贩面前的城管。从“惩罚他人”、“命令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之中得到的快感,犹如兴奋剂,足够支撑到他们扑向下一个目标。

  为什么对他人实施“正义的制裁”就会得到快感?

  中野教授告诉我们,这和我们人类的本能有关。

  我们作为“社会生物”,排除异己的本能异常发达,对“背叛者”的惩罚不择手段。因为,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生存手段的一个重要一环,就是集体的从属。万年前的“狩猎采集”时代到1万年前的农耕时代,再到年前的产业革命,人类历史上的99%都是处于“狩猎采集”时代。伴随着技术革命,社会发生了激变。但是,生物的进化却是非常缓慢,和日新月异的社会进步相比较,我们人类的大脑、身体和数万年前没有什么改变。

  数百万年的“狩猎采集”,在相互的协力、协助、协同下,人类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而对异己者和背叛者的排除也是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严厉。现在,一个人可以生存,生活,但是,在人类历史的99%里,人是不能离开集体的,否则就无法生存。那些异己者、背叛者、破坏规矩的家伙以及自私自利人,就会面临被摒除在集体之外从而被饿死的危险。这样,排除异己者、背叛者的生理、心理机制日趋健全,渐渐进化成为人的本能的一部分。

  《人为什么不能原谅他人?》一书的要点如下:

  1、谁都有可能患上不原谅他人的“正义中毒”症,成为“正义狂魔”。人脑在构造上,对于自己所从属、所依附的团体之外的“他人”,天生就有着排斥的特性和攻击的倾向。

  2、一旦社会全体向着“正义中毒”方向猪突猛进,多样性就会被制限,这是非常危险的。

  3、要想从“正义中毒”症中解放出来,就需要在日常进行“前头前野”(前额叶皮层)的锻炼,加强自我认知的能力——大脑的“前头前野”部分,被称为“大脑的司令塔”,也叫“脑中脑”,是我们人类大脑最发达的部分,是创造力、想象力、记忆力、沟通能力、自制力等的大本营。大脑吸收的信息、知识是否被活用,全在“前头前野”的使用。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聪明”,就在于“前头前野”是否活跃。最新研究表明,通过朗诵、计算、文字的听写等日常训练,“前头前野”的活跃能力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

前头前野在大脑中的位置

  网络普及的今天,导致世界各个角落的事情几乎在发生的同一时间我们就能够知道——那个在谷歌地图上看到妻子偷情的哥们,如果不是生活在这个时代,一生应该都是很幸福的——好事也罢,坏事也罢,拥挤的车厢里一个闷臭的屁,瞬间传播开来全员共享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演艺界等公众人物的那些丑闻、失言和隐私。

  “某女星在不伦”、“某企业的广告有种族歧视”、“某服装设计辱华”,每当有这些本来跟你的切身利益毫不相干的事情出现时,网络上就一定会出现狂喷的现象,中国叫“网暴”,日语叫“炎上”。喷子们用铺天盖地的非难、咒骂、人肉、中伤、攻击等,将事态升温发酵,在造谣和诽谤的双翅煽动下,以直冲云霄之势,喧嚣在恶意狂欢的网络盛宴中,大家得到了快感,集体达到了高潮——失禁中,喷射成为重点,至于当事人到底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则已经不重要了。

  暴走的“正义”如同快乐的汪洋大海,“政治正确”的“正义中毒”就像海啸一样瞬间淹没了一切——“不能原谅”,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反智行为折射出的是一个反智的社会。

  甚至,有时候你不过是说了几句实话,因为角度的新颖,与大多数人的观点不一致,就会被口诛笔伐、肆意谩骂——去年7月5日,围棋世界冠军柯洁,就因为无法忍受非理性的恶毒,宣布无限期退博。

  “网暴”、“炎上”的,没有一个是当事者,因为隐藏在网络后面的安全角落,就更可以肆无忌惮地进行攻击,这是典型的中毒现象。而更为可怕的是,谁都有可能陷入到这种状态中里去。对他人施加“正义制裁”之际,得到刺激的大脑快乐中枢,大量分泌快乐物质多巴胺,快感之强烈,类似海洛因,有过一次尝试,就会上瘾到很难简单抽身。于是,抵挡不住过瘾的需要,你就会从原来被动等待攻击对象的出现,发展到主动出击去寻找“猎物”。

  不知道你有没有在网上喷过别人,反正我是有过。而且,的确很快乐,尽管那是先被“他人”喷了之后,我也失去理智地反“喷”了回去——明明知道自己已经过分,甚至是在罔顾事实地恶毒攻击,但却就像犯了罪而你却对我无可奈何,那种邪恶的兴奋充斥全身,快乐到你丧失人性。

  不过,在品尝到“正义”快感的同时,也有不少人事后对自己的言行“不能原谅”。纠结、痛苦于相反两个方向的情感之中,好比碍于情面迫不得已了一把大保健,回家面对妻子时,心里的愧疚呈现出雄风不在的无精打采,以往的幸福成为记忆中咀嚼的反刍。

  你也“正义中毒”了……

(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

〇 日本点滴之六十五|自粛警察〇 日本点滴之六十四|人望术〇 日本点滴之六十三|男气极道〇 日本点滴之六十二|乃木希典·一战成神〇 日本点滴之六十一|乃木希典·也曾放荡〇 日本点滴之六十|乃木希典·君臣美谈黑白子黑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kev5.com/jbyl/124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