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中毒不用喝大粪汤了,南开大学研制出解

文章来源:经管道分发的气体意外中毒   发布时间:2021-4-23 15:26:49   点击数: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记者28日从南开大学获悉,该校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率领研究团队,利用猴子单倍体神经干细胞成功“破译”了河豚毒素的两个靶点基因,并通过基因敲除试验,让神经类细胞获得了河豚毒素抗药性,这一研究将使河豚中毒者“有药可救”,相关成果在最新一期干细胞与神经发育领域学术期刊《Development》上在线发表。

  河豚美味,然而河豚毒素却奇毒无比,常令误食者瞬间死亡,其作用靶点和毒理机制迄今不为人知。既有研究认为,河豚毒素是一类神经类毒素,其毒理可能为使神经细胞内的钠钾离子通道受阻进而起到毒害作用。那么,能否利用猴子单倍体神经干细胞来筛查河豚毒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点”呢?

  率领团队反向出发,借助近年来新兴的单倍体细胞工具培养技术,通过采取初始态多能性培养体系,使猴子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具有更好的单倍体维持和体外分化过程中的细胞存活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首次获得了具有体外增殖能力的猴子单倍体神经干细胞。实验中,科研人员随即将所获得的猴子单倍体神经干细胞进行高通量的全基因组随机突变,并将突变后的细胞系进行河豚毒素毒杀实验。最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基因编辑实验证实,河豚毒素的关键靶点基因为B4GALT6和SCN5A。从遗传学的角度,由于直接找到了具体行使毒性功能的功能基因,理论上只要将这些靶点基因敲除,神经类细胞便可获得河豚毒素的抗药性。

  据介绍,由于猴子等灵长类动物和人类基因相似度非常高。对于人类而言,找到靶点基因就可以通过服用基因抑制剂起到解毒作用。这也意味着,不久的将来,中了河豚毒的人将不再无药可救。

声明

文章转载自科技日报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后台

主编大人推荐:

业务对接丨北京安万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产品目录

警惕!!!国人误区,海鲜一定要吃活的?

首批阿根廷鱿鱼捕捞船回归,供应不足致价格上涨

6.2亿的三文鱼走私案告破!

水产走私边贸遭连续打击,正关产品数量飙升,你知道现在边贸产品的进口变化吗?

今年前两月海关查获冻水产品走私件10起,案值达24.6亿元!

巴沙鱼价格已涨至历史最高值!原料短缺,需求强劲,高价态势难逆转

央视记者“起底獐子岛”扇贝事件!天灾还是命案?这关能过去吗?

厄瓜多尔白虾出口价格降至五年来新低

世界上最美的养殖场大集合,养出来的鱼一定特别好吃

年全球白虾产地盘点

又被扣了,越南巴沙鱼到底怎么了?

边贸走私水产品遭遇重创,海关统一部署全国查证涉案水产3.7万吨,国内最大银鳕鱼走私企业落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kev5.com/jbyl/11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