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一位朋友前几天吃饭时点了份鲫鱼,结果一不小心喉咙被鱼刺给卡了。我们尝试了喝醋和大口吞饭的“土办法”都没能够顺利把鱼刺给“化掉或者整掉”。医院做喉镜检查才取出来,花了八百多医疗费。朋友问医生能用医保报销吗,医生说“您这属于意外受伤,医保可报不了”。无奈身体吃亏的同时还“舍了财”,朋友感叹“如果一年前配了个意外险就好了。”(即便除去的免赔额也能报销大部分因意外医疗而产生的费用,而一般的综合意外险一年只用左右就可以搞定。)
可毕竟人生没有后悔药,笔者这位朋友还算小伤,如果遇到意外摔伤或者交通意外甚至高空坠物等,可能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才能“修缮或者恢复原状”,谁都不希望不幸的意外降临在自己身上,但谁都无法准确预测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所以做好事先的风险防范还是很有必要的。
风险社会语境下意外难以避免
意外是指意外的、突发的、非本意的和非疾病的客观事件为直接且单独的原因致使身体受到伤害。现代社会,风险无处不在已不需过多提示,特别对于老人小孩来说,老人上了岁数之后摔伤已十分常见,当治疗可能需要上合金类钢板时是否需要使用进口医疗器械,以及需要做膝关节置换手术能够采用更好的治疗方案。小孩在上下学回家路上的风险更是不可控,贪玩逗狗被咬、贪吃路边摊肠胃不适,和同学打闹导致意外伤害的。哪怕是年轻人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也不知哪天不可预料的飞来横祸就降临,交通意外、食物中毒、高空坠物,甚至路上玩手机摔倒,都有可能成为我们不可预见的意外状况。
当然就是什么是意外既要看意外的医学定义,也要看保险合同约定的具体条款,而有时候我们以为的意外,并非保险公司认为的意外。以常见的猝死和中暑来看,猝死是意外吗?猝死是指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人,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可见猝死是疾病而并非意外,且在我国猝死是仅次于恶性肿瘤致死的疾病。当然现在很多意外险都附加了猝死的责任,投保时可以选择。中暑是意外吗?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而重症中暑则可能发展成热射病,因而严格来看,中暑也并非意外,但在意外险的保险纠纷诉讼中,法院认定有所差异,也存在做有利于投保人的认定而判定保险公司应当赔付的。
配置意外险对冲意外风险
配置保险的时候大家可能优先想到的就是寿险和健康类保险,而意外险常常是被我们忽略的一个险种,但投保意外险的杠杆率却比寿险和健康险要高得多。其实意外发生的概率往往很高,我国每年因意外事故死亡的人数往往比癌症死亡人数更多。
意外险不仅包含补偿被保险人不幸身故所应承担的对家庭的经济责任,更主要的在于可以转移被保险人不幸意外致残带来的风险,特别对于有些职场强人来说,致残可能比致死更加残酷。残疾给一个家庭带来的伤痛和损害或许可能远大于一走了之,而生活中因意外致残又往往比致死的频率要高出许多。
有读者或疑惑,我的百万医疗险不是包含了意外医疗保障吗?为何还需要意外险来保障?需知大多数普通百万医疗险都是要伤者患者住院治疗后才报销的,类似平时一般的磕磕碰碰、摔伤扭伤、喉咙卡了鱼刺,百万医疗是没法报的,但综合意外险却可以。意外险相比健康险除了杠杆率高之外,更大的优势在于无需健康告知,只和被保险人的年龄和职业相关,且意外险的生效大都不用像医疗险和重疾险一样经过30天到天不等的等待期限才能生效。
意外险的选择思路
笔者认为意外险的核心选择原则是:优选综合、涵盖所有、不限社保、赔付比例上扬、免赔额度降低。我们依次来看。
意外险依据保障范围的不同大致分为综合意外险、一般意外险、交通意外险、旅游意外险等。综合意外险相较一般意外险的区别是综合险包含了因意外伤害导致的就医费用,而一般意外险是不涵盖的。特别是一些大保险公司的“任我行”“百万护驾”等产品只有当被保险人身故或者全残时才能获得赔付,且交通意外只能在交通工具内才能获赔,不包含任何意外医疗,但其实当我们不幸遭受意外时,更多的可能是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而少有一遇意外就身故或全残,那这飞来横祸得有多意外!因为日常生活中,除了航空意外,其他意外事故致残概率要远远大于致死,如果选择的意外险产品中没有包含一般伤残、烧伤烫伤等,或者还要另外附加这类情况的,则应当慎重考虑了。所以选择意外险的时候尽可能避开单项意外险而尽量选择综合意外险,且一定读清条款中写的是“身故或全残”还是“身故或伤残”,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另外意外险最好包含猝死保障责任。
再者应当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