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编辑部
●●●
10月21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西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在西安正式开幕。作为中国汽车供应链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论坛,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已成为引领未来中国汽车供应链发展方向的重要“风向标”。
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全球和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在这个特殊的发展阶段中都受到了较大的冲击。汽车领域作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整个汽车产业链此时都需要按照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协调发展,同时提升汽车产业链竞争力,推进行业的融合发展。
从当下的汽车行业发展看来,传统汽车供应商已经纷纷开展自救,采取差异化战略举措为未来转型做准备。在此基础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发展处副处长马春生、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机械处处长吴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罗军民、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等专家领导以整体经济环境为根本,从品牌建设、技术升级、国际化战略、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解析。
1
付炳锋:汽车产业链围绕电动化、智能化发展破解“卡脖子”难题,加速产业间跨界融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
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汽车零部件产业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创新发展机遇。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有较为完备的制造体系。当前全球至少5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与中国有关,而且世界上主要汽车零部件巨头均在华投资建厂,把中国视为立足亚洲乃至辐射全球的制造基地,大部分将研发及测试中心设在了中国。整车技术集成在本地已经实现了同步开发,对零部件技术创新是巨大的拉动。面向未来,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不仅具备支撑经济内循环的底气和优势,也有望在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关键领域成为引领者。
汽车产业链具有纵向延伸长,跨界融合面宽的特点,因此构建畅通安全的产业链、供应链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根基所在。在未来汽车“新四化”发展的重大机遇下,汽车产业链要紧紧围绕电动化、智能化创新发展,努力攻克核心技术,破解“卡脖子”难题,加速产业间跨界融合,抢抓发展机遇。当前,国家创新体系也正在发挥重要作用,举国家之力突破汽车产业链上游制约成为行业共识。为此国家已经做出了提供金融支持的各种准备,比如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牵头组建的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投资产业基金、国家中小型企业基金等,将以市场化形势发挥投资的引领作用,广大企业创新热情高涨,二者的结合必将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链向高质量发展,也将会引领全球汽车零部件新一轮的发展。
上半年新冠疫情导致国际贸易流通受到一定阻碍,给国内汽车供应链带来一定风险,在“后疫情时代”,贸易单边主义也将继续影响国际汽车供应链格局,对国内汽车供应链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应当加快形成健康的国内供应链大循环,完善自身布局,利用今后5—10年时间,发展建立强大的汽车供应链能力,进而回馈国际市场,努力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
马春生:中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提升竞争力、深化合作是当下重点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发展处副处长马春生
过去5年中,中国汽车产业应该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从产业体系看,整车和零部件日渐完善;在产品研发能力上,主要企业都已建立了较高水平的开发能力,工程化和工艺水平大幅提升;品牌建设上,中国整车和零部件部分品牌逐渐走向高端;针对零部件,中国企业逐步进入全球零部件百强。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相对突出,尤其从今年以来,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方面面临到更深层次的问题。主要包括:1、中国汽车产业存在短板弱项。如操作系统、软件供应链等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还有一定差距,核心传感器等芯片设计制造能力相对薄弱。2、基础能力不强。汽车研发、生产、测试的高端装备仍存在瓶颈制约。3、品牌力有待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和跨国公司相比总体不足,品牌溢价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为了改变当下汽车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从加快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深化全球开放合作三方面进行。具体包括加大创新投入,集中资源开展联合攻关,贯通技术研发、平台支撑、示范应用等各个环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法规环境,加大新能源汽车在公共领域农村等推广力度,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关键技术的突破;同时将坚持全球化发展方向,呼吁各国共同维护汽车供应链的稳定,积极开展研发设计、贸易投资、标准法规这些领域的深度交流和务实合作。
3
吴卫:不能将汽车产业链循环离散化,构建国内大循环主体是关键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机械处处长吴卫
汽车产业链长,带动性强,是一个立体化的、国际化的、丰富内涵的经济概念。汽车供应链大会从某种程度上反映我们对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产业发展的能力有了本质的提升。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今年中央在“六稳”的基础上提出的“六保”重要措施之一,这一项措施对汽车产业尤为重要。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除了能将我们产业的发展更加平稳之外,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的关键措施。
在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方面,还是要以完善全国统一市场为一个重要的基础,保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是在统一大市场当中符合发展规律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不能把它狭隘成一个地区、一个企业这样一个分散、离散化的概念,应该是整体性、国际性。
对于产业链的构建,首先要完善和畅通产业链,保证产业链安全,能够守住底线,最大程度的基本保障,产业链要有足够的体量,能够真正的循环和畅通。二是产业链要健康自主,能够掌握产业链的主动权,要有更多的能量来建设和发展产业链,要有更多的技术来增强产业链。三是产业链要持续和扩展,能够包容协同的发展,要有足够的容量和增量。四是产业链要协调、高效,能够互补和组合,产业链既要讲质量,也要有度量。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也是中国汽车产业从跟随到超越和引领的历史机遇,将改变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形态,产业链、供应链将会带来更广阔、更丰富的发展空间,将对国内外生产服务研发各类企业都会带来机遇和挑战。
4
陈斌:加速发展零部件是构建安全汽车产业链的核心问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
当今国际形势深刻变化,世界经济低迷,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给各国政治经济造成很大冲击。在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时,中国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业链安全问题应受到